謝玄在攻佔琉球全境之後,為穩定當地的局勢,本商議著準備把青壯全部遷徒至沖繩島,派一師兵馬統一看守,其餘人奔赴北部防禦倭軍。
然而他們發現,在統一琉球后,當地居民大都安定了下來,僅有個別一些小規模的摩擦,實屬尋常。
鑑於這一點,為避免各地人心惶惶,周瑜提議將一部分青壯編為僕從軍,給予乾國最低標配的軍餉,剩下的全部遣散迴歸屬地,以安各地的老弱婦孺。
如此一來,還能快速恢復琉球各島生產力,保證地方自給自足,不成為乾國的累贅。
謝玄覺得,琉球人現在沒有什麼動作,並不代表心中就沒有想法,一旦讓他們各自回去,待北府軍與倭軍交戰的時候,很有可能會反覆,屆時就算琉球人沒有與倭國聯合圍攻北府軍,無法及時獲得補給的北府軍,亦難勝倭軍。
在如何處置琉球青壯的問題上,北府軍中諸將各抒己見,於是謝玄便將問題遞交給了張碩,請張碩給予指示。
對於琉球人的轉變,張碩是心知肚明的,這是因為系統獎勵與稱號“文明徵服者”,共同增加了40%民心的結果。
基於這40%的民心增幅,琉球原住民必然會安定很多,但琉球之中痛恨乾國之人肯定也不少,要是不對琉球人進行嚴格管制,在一些野心家、陰謀家的攛掇下,勢必會發生謝玄所想的問題。
鑑於其中種種問題,張碩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決斷,正所謂“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無法決斷的張碩,當即就此事召開了內閣會議。
……
“創世神既將靈能傳送陣,列為乾國攻取琉球全境的獎賞,其深意或許是欲令國君於兩地設定傳送陣,使兩地相連,如此,琉球之難題,也可輕易化解。”
御書房中,張碩在將謝玄所呈交之戰報,示於諸臣子傳閱之際,亦將此次攻佔琉球,系統所獎勵的靈能傳送陣與戰艦建造圖紙之事,一一道出。
高力士因久居皇宮,故而較他人更早抵達,率先知曉戰報內容的他開口言道。
其於此問題上,用“或許”一詞,意在表明其並非真欲為張碩籌謀,而是欲詢問張碩未曾考慮在兩地設定傳送陣的緣由,以使後續內閣諸臣明瞭張碩之意,從而更好地輔佐張碩解決難題。
“設定傳送陣,確實是解決琉球問題的最佳法門,然靈能傳送陣價值連城,現今尚無獲取的途徑,用之於僅有三縣之大的島嶼群,實乃暴殄天物。”
而如高力士所願,張碩就靈能傳送陣的問題上,馬上給出了自己的想法。
“微臣認為目前不宜繼續進行海上作戰,其一,我軍當下缺少遠洋艦隊;其二,乾國四周強國林立,實非分兵作戰之良機。”
內閣首輔謝安聽出了張碩的言外之意,當即出列道。
經歷了這一個多月來,張碩對世家的各種清算,謝安徹底擺清了自己的位置,在協助張碩治理國家上面,再無絲毫懈怠,至少表面上沒有任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