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好了,要拌嘴你們兩一會下去拌,現在討論正事!」
張碩知道兩人並未認真,只是是互相打趣而已,但他還是責令停止了。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是不成方圓的。如果自己在和不在都沒了區別,那確實是融入武將集團了,但同時,自己的權威也要受到嚴重的打擊,這是張碩絕不允許出現的情況!
「眼下我乾國已經兼併LY郡,後續還有泗水的兩縣之地,等我們接管。暫時的接管不難,但後續的治理卻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我們目前沒有任何的閒置人才儲備,學堂那邊才剛剛起步,沒個幾年的時間,也很難有所成效。那麼各地的縣令、監丞乃至鎮長,該從哪裡挖掘?這就得靠諸位愛卿的舉薦了。
希望大家不要藏著掖著,把自己的親屬、好友、弟子、老師都舉薦出來。莫不是孤心胸狹窄,或是乾國弱小,容不下他們?」
張碩說罷,看了一眼眾臣,結果發現沒有一個人開口的,不禁把主意又放在了謝安的身上:「安石,謝家乃是華夏頂級的世家,門徒故吏不應該遍佈天下麼?你怎麼也不起個表率?目前乾國閒置的位置多,後續恐怕就只能去地方去慢慢歷練,累積資歷了。」
「微臣明白,待微臣回去後,便讓族中子弟聯絡一下親朋好友,看看是否有人還在閒賦之中。」
謝安微微淡笑道,他已經聽出了張碩的言外之意。目前琅琊王氏還沒有入乾,是他在乾國各地安插親近之人,最好的時候。待後續王家來了,謝家就沒有這麼好的機會了。
這個道理,謝安非常明白,但人才不是隨隨便便就能介紹的。做的好有他的些許功勞,做不好恐怕也得牽連到他。所以這個人選上面,他還是得慎重再慎重。
「國君,微臣倒是有一人,想推薦給您。」
就在這個時候,東陵指揮使諸葛瑾開口了。
「子瑜所推之人是誰?」一聽諸葛瑾要薦才,張碩一下子來了興趣,當即詢問道。
「啟稟國君,微臣所推之人,乃是彭城名士嚴畯,此人年少時便喜愛學習,通曉《詩》、《書》、《三禮》,喜好《說文解字》,且品德高尚,高風亮節。臣可為其擔保,無論是為一地縣令,還是為一方監丞,都絕對沒問題!」
「好!愛卿既然敢這麼說,那孤自認他是一個大才,只是他人現今身處何方呢?」
張碩欣喜的說道。嚴畯這個人,他還是知道的,漢末三國時期孫吳官員、學者。性情忠厚,待人以誠。與諸葛瑾、步騭是好朋友,被張昭推薦給孫權作騎都尉、從事中郎。..
建安二十二年,橫江將軍魯肅去世,孫權打算讓嚴畯接替其位。嚴畯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沒有能力對抗在荊州的關羽和北面的曹魏,便堅決不接受此任命。後來擔任尚書令。享年七十八歲。著有《孝經傳》、《潮水論》。
「臣與他乃是知己好友,眼下彭城郡戰事焦灼,他已於昨日趕到LY郡,投奔於我。目前就安置在城內的一間民舍中,國君如果有意,臣隨時可以帶他來見您。」
「甚好,現今太色已晚,就不要打攪嚴先生休息了,明日一早帶他來王宮見孤吧。」
張碩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後對其他人道:「看見了麼?你們要多向諸葛指揮使學習!」
「國君,我等皆是武夫,哪裡認識那些咬文爵字的書生,您這不是強人所難麼。」王章龍略帶不服的說道。
「眼下乾國擴大一倍有餘,難道軍隊就不用擴充麼?況且我乾國曆來缺將,王師帥有什麼武夫推薦?」
「這……」
王彥龍聞言,不禁有些無奈,他只是隨口一說,沒想到張碩竟然馬上就反駁了,他可沒有人才推薦啊。
「請國君給我一些時間,末將一定給您舉薦一個人才!」
王彥龍一咬牙,還是硬氣的誇下了海口,這麼多同僚看著呢,他可不想丟臉。
「可不想讓孤等的太久啊。」
張碩回應了王彥龍一句,繼而又對殿下眾人到:「時候不早了,明天都還有很多工作需要處理,且退下去休息吧。不過你們也都多留意一下,如果發現了什麼人才,不要忘了舉薦。」
「臣等遵旨。」
眾人紛紛應喏,而後畢恭畢敬的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