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謝太宰想的果然比孤長遠。”張碩連連點頭道。
“國君謬讚了,國君日理萬機,自然不會把注意力都放在此等小事之上。”
謝安聞言,謙遜的說道。承認自己比主子厲害,這是臣子的大忌。歷史上,韓信便是因為酒後說領兵比劉邦厲害,導致了劉邦的猜忌。身為頂級謀主的謝安,自然不會犯這種低階的錯誤。
“哈哈,謝愛卿太謙虛了。”
張碩哈哈大笑,擺了擺手繼續道:“說說其他幾路的應對之策吧。”
“喏!”
謝安不急不緩的呡了一口茶水,接著道:“東晉那邊比較特殊,稍後微臣書信一封,交給駐紮於莒南縣的東晉國大將軍王處仲處。使其將周訪所部精兵抽調到嶗山前線,抵禦齊國攻勢。屆時周訪再有心攻乾,也只能望而興嘆。
至於五峰船主汪直,其人乃是水上的霸主,雖然被幾大水上聯軍勢力所敗,但實力依舊不可小窺。正面交戰,吾軍必敗無疑,唯有智取方能決勝……可先示敵以弱,誘其上岸深入,以吾之長,擊其之短。
剩下的,也只有蜀國劉備與嶗國秦風了。但此二國都是實力接近子國的強國,以吾等目前的軍力,最多隻能專注應對其一,另一個必須有盟友相助。”
張碩深以為然的大點其頭,當即繼續詢問道:“那麼太宰認為我們當和誰結盟?”
“東莞齊國!”
謝安沒有絲毫的猶豫,直接給予了張碩回覆。
“齊國?!愛卿為何覺得齊國是我們最佳的盟友呢?”
“劉備、諸葛亮,此二人皆為人傑。一旦劉備奪取了東海,那麼其勢便再難制衡。而齊國實力堪為徐州之首,眼下必然不想看見徐州出現一個可與他們抗衡的強敵出現。故而只要吾等向齊王媯因齊(齊威王)說明利害。田齊定會同意出兵一事!”
張碩一聽,也覺得沒有問題,當即點了點頭道:“謝愛卿所言極是,便依愛卿之策。只是這出使河陽國與齊國的使者,不知幾位可有人才推薦?”
“微臣願往!”
蕭瑀和王安石兩人幾乎同時站了起來,願意做這次的使者。
“兩位愛卿切莫急躁,眼下大戰將臨,國中大事還離不開你二人。”
張碩微微一笑,拒絕了兩人的請求。不過,張碩說的並不完全是內心真正的想法。不讓兩人出使河陽國和齊國,除了當前乾國的確需要王安石二人運轉政務外,也是因為張碩擔心他們二人的安危。
春秋戰國時期,諸國都非常的講規矩,讓臣子出使齊國,張碩毫無顧忌。可河陽國不同,諸葛爽出了名的反覆無常,且品節有虧。如果謝安沒算準對方的心理,保不準這斯會拿乾國使者的項上人頭,做自己的投名狀。
在仔細思慮一二後,張碩拍板道:“齊國那裡,就由外交司劉真長負責吧。出使他國也是他的本職工作。不過諸葛爽那裡,幾位愛卿可有人才推薦?”
“匡稚圭海內名士,由他前往,想必諸葛爽不敢亂來。”
“這個謝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