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二人一言一語讓沈師爺睜開了眼睛。他伸出三根手指扣住那黑釉泛光的茶盞,輕輕端起放在嘴邊——空的,他又輕輕放下, 旋即又閉上了眼睛,向後靠穩。
“來人,換兩盞茶來!”王富春見狀趕忙走到門邊開啟門對門外吩咐道“再去街上買一件龍鬚酥來,速辦!”
說罷王富春關緊房門又回到沈師爺身邊坐下,見沈師爺依然是閉目不語,他便也動了動心思暗裡思籌:自劉太后臨朝以來廣開科舉多用賢良、恤民撫官,上至皇親國戚、朝廷中樞下至各州府道度支甚寬,然冗費、冗兵、冗官糜費日重。至太后崩今上親政,呂相兩落三起皆今上不用而不得其人之故。及至西夏李元昊興兵作亂於西北,呂相雖排眾議用範樞密、韓經略御邊頗得效用,然範韓兩位大人卻陰成一黨指斥中樞欲行新政。然前有景安三年呂相彈劾範樞密結黨,後有元豐二年韓經略水川之敗,今上對範韓定有疑慮。我蒙呂相恩蔽得外放陵江縣抱得展驥足,與韓經略又以恤民報國之志相交,今上態度亦兩可之間,遂借入中法之名虛增數額、借官牒徵商賈之財補韓經略西軍軍需、奉呂相用我之心、通商賈水陸之道、補百姓災荒之缺,不到兩年全縣市井繁茂商賈盡得其財、路無流民百姓莫不安居樂業,如此無論清濁兩黨皆不與我為阻,及至大考定得拔擢。今狄都監明志不黨,然兩黨之爭已成定勢,亦如陵江水滔滔於其表、漩渦於其中。我本意兩相幫襯,如此看來實乃進退臨淵啊。
正思索間門子敲門“縣尊,可否進來上茶和酥糖?”
“進來吧。”王富春站起身來背手踱到堂中,看著堂前掛著的他親手寫下的“恤民如水”的字軸。
門子進來瞧了一眼便將兩盞剛打了沫的茶湯和一小碟龍鬚酥至於沈師爺周邊茶床,順手撿拾地上碎散的瓷片……“啊!”一聲輕呼,王富春正凝望著字軸上的“水”出神被這聲音驚醒,轉身來看原來是門子不小心被瓷片劃破手指,鮮血順著指尖滴落青磚轉瞬滲入只留淡淡褐痕。門子趕緊扯下衣襬抹布裹住手指,然後用袖口搽幹了地上的血滴和茶湯便關門退了出去。
“啪!”隨著一聲清脆的關門聲落下沈師爺的聲音傳來“此間原只有一隻茶盞,東翁推與我飲,我且飲過一口便被東翁又端起飲盡,二人共飲一盞茶何來清濁之分?”
噫?……!王富春聞言陡然轉身走到沈師爺身邊坐下俯身來聽,只見師爺不急不緩茶盞抿了一小口,又三指捏起一小撮散在碟邊的龍鬚酥絲放入口中,接著又抿一口茶滿意的說道“東翁打碎茶盞,茶湯撒於地何來清濁?終只得下僕跪地擦拭收拾細碎刺得滿手鮮血民苟活於清濁之間而已。”
沈師爺指了指王富春道“清濁兩黨共飲一盞茶又豈會打碎茶盞?”緊接著又朝天上指了指,又指了指茶床上兩隻茶盞道“目下上將一盞茶分為兩盞,茶葉本無清濁,皆以水和浮沉湯沫具為一體,邊疆寧則天下安、天下安則百業興。”
“噢,師爺之意兩黨源出一處,皆仰賴天子之賜,茶盞之茶湯乃庶民之稅賦,而我等皆茶盞也?”王富春恍然。
“然也。”師爺用手指蘸了蘸茶湯,在茶床上畫了一個圈,又畫一條線將圓圈一分為二“現茶分兩盞一為西軍一為中樞,打仗軍需賴百姓民脂、中樞治世仗百姓膏,現西軍責中樞三冗日重剋扣軍需要行裁撤行政,中樞責西軍借入中法虛增鹽引茶引毀市井商賈根基,只恐爭搶之間茶盞碎裂而禍及庶民啊。”
王富春動了動嘴唇想要說些什麼最終只是嚥了一口口水等著沈師爺繼續往下說。
“我在京師與東翁定下這從中取便之策,本意是兩黨鬥而不破,既濟軍需、又附中樞,以商賈之財還能惠及下民,是以陵江縣上下有現如今百姓富足而忘飢寒之繁盛。”沈師爺端起盛著龍鬚酥的小碟放到嘴邊,連酥糖帶那些糖粉糖渣一併放入口中,接著又將面前茶盞一飲而盡,後又拿起王富春面前的茶盞用茶水漱口之後也吞了下去“近年朝廷度支失衡逾烈,恐今上意廢其一黨。入中法虛增茶引,東翁之干係牽連西軍;強徵商賈之財於江鑫錢莊,然聯保交子未送三司,東翁之干係又繫於中樞……東翁夾縫取利,施惠陵江百姓,卻遭商賈怨恨。”
王富春看了看茶床上兩隻空盞一隻空碟,背手起身在房裡踱了兩圈,想起他來陵江之後以官威壓服市井商賈行聯保交子之事,又以利結好中樞避開三司監察,雖有茶鹽引得百萬然中樞所得實銀,西軍所獲糧米新陳各半……思路至此他回到茶床邊對沈師爺道“韓經略託狄都監來此以示拉攏。然狄都監招搖明志,中樞若是知之必疑我,加之江鑫錢莊兇案……”
“錢莊之緊要只在於陵江十六戶聯保,每歲需納錢至少百貫,實則三十六戶納錢千貫。此外各商賈仍須納旬奉於錢莊換交引之權。”沈師爺翻覆桌上茶盞後道“東翁既知賬冊無恙、兇嫌得錢不到三貫,須得從速了結此案不至核錢庫實數。只恐遷延時日商賈中有怨者藉機告之於上,恰值兩黨互為翻覆之時,則暗流將變滔天巨浪之禍矣。”
“師爺一席話令我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啊。”王富春輕輕拍著額頭對沈師爺不無歎服。
“東翁過譽了……唉……”沈師爺長嘆一口氣面露憂色“我雖知大勢如此然無迴天之法,只是暗祈此番兇案不會掀起什麼波瀾,兩黨亦慮東翁為公惠民之心而從別處計較。”
“是極,我這就去處置妥帖。”王富春從几案上拿起官帽戴好,對沈師爺一拱手便開門出去去,伴隨著房內沈師爺的一聲長嘆和關門聲,院中隱約傳來王富春威嚴的安排“喚趙縣尉速來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