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霸王別姬》的爆火,此次年中檔的其他電影好像都沒什麼看頭了。
將近一半都是票房慘淡,偶爾也有一兩部說的過去的,但一對比《霸王別姬》後,就頓時感覺悟索然無味。
不過讓大家覺得幸運的是,《霸王別姬》這部電影內涵很足,不仔細看,還真不一定能看懂。
所以二刷三刷的人,不在少數!
它是每場都爆滿,一票難求,就算緊急增加排片場次,也會有不少觀眾因為買不到票而心生抱怨。
線下火,線上亦是如此。
大家不遺餘力的在熱論電影裡的細節與內涵,忽然,有道聲音愈發響亮。
這一次年中檔,一共上映了八部電影,其中有五部是和華夏的文化有關,這讓不少影迷們感到奇怪。
“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次年中檔的電影,有一大半部都是在講述我們國家的文化啊!”
“是啊,你看,除了《霸王別姬》,還有《江南》等等好幾部都是!”
“腫麼肥事?這是統一好了的嗎?”
“我覺得這是好事,一個民族能讓自己的傳統文化並不丟失,這才是一個具有生命力的民族啊!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那就等於切掉精神命脈啦!吾輩當自強!”
……
“高總,亞太地區,還有西方不少國家都在買《霸王別姬》的播放權!”
繁星文化的一個導演和影視部總監說起了一件事,總監聽到這話,眼裡流露出的是止不住的羨慕。
他長長一嘆,苦笑道:
“電影很好,遲早的事!而且E文化現在在國外也有一定的名氣,一隻熊貓徹底讓它的名字進入了世界觀眾的眼中!”
“高總,我想說的是,《霸王別姬》或許才是E文化拿去競賽的電影!”
“《霸王別姬》?不是《功夫熊貓》嗎?”
“不是!我本以為是兩部都拿去,但最後發現,E文化壓根就沒有送熊貓上去的意思。因為熊貓的所有制作人員裡,並沒有好萊塢或者國際影協的人!”
總監瞳孔一縮,醍醐灌頂般驚道:“《霸王別姬》是彭越!”
“對!”
幾乎每一家關注奧斯卡文化競選的公司,此時全都大吃一驚!
他們先前還真沒好好的調查《功夫熊貓》的製作人員,現在一看,居然這只是一道幌子!
“這E文化是什麼意思?放著票房第一的《功夫熊貓》不要,要用《霸王別姬》?突破自我?”
“我覺得是不是丟擲個煙霧彈?給我們開啟一個本土文化融合好萊塢手法的先河,當我們都學著這麼去做的時候,他突然換了身份,脫掉那層皮,走了另外一條路?”
“要真這樣,那就太狡詐了!現在不止是我們國內啊,國外也有不少導演也是這麼做的!”
“關鍵是還做不好!E文化的好萊塢風格可要比米國那幫傢伙玩的花啊!它自己改進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