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緩而悠悠揚揚的曲調像是一陣溫暖柔和的風,把現場的喧鬧給漸漸撫摸成祥寧,歌迷們感受到了來自《遇見》的傷感和堅強,也體會到了來自歌手韓雨眠的款款深情。
“聽見,冬天的離開,
我在某年某月醒過來。”
韓雨眠輕聲慢唱,明亮的雙眸穿過所有,靜靜地將儀器上的那道身影給收在自己的心中。
那個人正是在冬天離開的時候和自己的遇見的,時光荏苒,但那片海,那片地,還在那裡。
“我想,我等,我期待,
未來卻不能因此而安排。”
韓雨眠的聲調出現了一絲無奈和失落,她很理解這段歌詞。很多事情不是想,不是等,也不是期待就能得到的,未來的一切都充滿未知性。
就像,就像那天晚上,八號位上空蕩蕩的;就像那天晚上,八號位上坐了個漂亮的女孩;就像那天晚上,那兩張無處安放的門票。
“陰天,傍晚,車窗外,
未來有一個人在等待。
向左向右向前看,
愛要拐幾個彎才來。”
“我遇見誰,會有怎樣的對白,
我等的人,他在多遠的未來。”
韓雨眠覺得自己這二十三年來遇到的人很多,但有對白的卻很少,而還能記得第一次對白的更是如數家珍。
可是她不會忘記,那片海岸線上,在自己的車裡,有個人帶著諂媚的笑,問自己的話。
我等的人在多遠的未來呢?
有時很遠,遠到像是天邊的朝霞,有時卻又很近,近得就在眼前。可是無論多遠多近,彷彿都觸控不到。
想到這些,韓雨眠的聲音開始變得有些哀傷了,現場的歌迷們都閉著眼享受,跟著感傷。
有物件的,和物件摟在一起;沒有物件的,就和閨蜜朋友一起回憶那些年那些人。
至於沒物件沒朋友的……(本人無力吐槽)
韓雨眠歌聲控制下的現場富有節奏,歌迷們都在跟著韓雨眠的情感走。
張歡手指交叉,雖是閉著眼,但腦海中卻是和韓雨眠感同身受,有著類似的畫面。
他認為,自己當逐夢導師的這三年,韓雨眠可以算是他最得意的門生了。
觀眾和導師們的想法感受,韓雨眠無法得知,她沉浸在歌的意境裡,沉浸在自己的回憶裡,沉浸在那段以前從未有過的情感裡。
如果說,現場有哪些人沒有被韓雨眠的歌聲所感染,除了魏萌,也就是許言了。
許言一開始還能平靜,但這會真心受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