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接通,許言沒有著急說話,而韓雨眠那邊也沉默了好一會兒。
空氣好像凝固住了,彼此都能聽見對方的呼吸聲。
許言平緩而有力,面色輕鬆,一掃先前忐忑;韓雨眠則是稍顯急促和激動,臉色也微微泛紅。
這兩種迥然不同的表現無比真實的襯托了兩人的心理活動。
許言在耐心的等待,他覺得現在的自己也可以裝個小小的逼,憑啥就你能高冷啊?
韓雨眠當然不知道他這想法,不然肯定要直接掛電話了。
既然是她主動打的,糾結誰先開口也沒必要,電話接通著,但一直沒人說話,因此她問道:
“在嗎?”
聽到這話,一個“在”字剛要脫口,卻被許言硬生生給嚥了回去,他反問道:
“如果我說我一會要去洗澡,你要打爛我的洗澡盆嗎?”
韓雨眠:“……”
又是一陣沉默。
“關於這首歌,你真的是原創作者嗎?”
韓雨眠的聲音在清冷裡多了分疑惑和複雜的情緒,她當然聽了那首歌,而且聽了不止一遍。
如果只是一首歌,那頂多就是好聽和不好聽的區別,但許言發來的,每一段旋律,每一句歌詞好像都能和自己產生共鳴。而且歌詞裡敘述的故事情懷,自己都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彷彿這首歌就是為她量身打造。
這種歌自己沒理由不知道,可事實就擺在眼前,只能說明這是原創,很有可能就是當初綁架自己的那個作家原創出來的。
許言細想該怎麼回答韓雨眠問出的問題,就像當初林耀問《天下第一》是什麼時候構思出來的一樣。
其實世界上是沒有抄襲這種說法的!
在語文上,它叫借鑑;在數學上,它叫類比;英語叫copy,地理叫遷移;生物叫轉錄,物理叫參照物;化學叫同分異構,政治叫求同存異。
當然了,如果涉及到兩種文化的碰撞,那是屬於歷史的演化,歷史學者一般稱之為文化大統一或者文化融合。
許言不知道自己到底屬於哪一種,應該屬於文科類的吧?可又屬於文科類的哪一門呢?
於是他笑道:“你猜!”
“……”
韓雨眠覺得跟這個人對話實在太難了,你壓根就不知道他到底想表達什麼,如果是在平時,想不都用想就扭頭走人,哪還費那麼多話!
可是,今天不同。
她喜歡這首歌。
她想要!
這不僅是因為淘汰賽,更因為這首歌真的很好,她相信如果由自己來唱,肯定能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