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國府那邊也頗有微言,不過如今賈琅頗得聖心,所以只得由得他了。
而且如今賈府新一代大多有了出息,繼賈氏几子中童生後,科舉之路依然繼續,每場都下來一試。
賈蘭一次就成了秀才,一路過了舉試,成為一名舉子。
賈寶玉尤次,第二年才成秀才,舉試就還需要些許年頭了,同年賈母逝世,見證了榮國府昌盛,衰退,在此興盛,一生也算是圓滿。
賈環,賈琮二人三次下場方才成為一名秀才。
對於他們而言,科舉還沒有到盡頭,賈府由此從功勳世家傳向詩書之家。
洞房花燭夜,
夜晚的紅燈,賈琅掀開了新娘子的蓋頭,看著其低垂的模樣,嬌羞泛起的腮紅。
那一夜,他十八歲,她十六歲
不可謂是人生贏家啊!
······
踏入官場的賈琅,也可以說是官運鴻途,似乎永安帝對其尤為欣賞。
翰林身為天子近臣與皇帝接觸機會不少,比如為皇帝作詞作畫,抄錄文章都是能夠一步青雲的機會。
從皇帝有意無意透露初國庫虧虛的訊息,賈琅就已經明白過來,先是將自己對國家未來的期望與實現期望的措施一一展露出來,也幸虧這是皇帝特召,無外人。
可能是先入為主的印象和之前定下狀元時的齷齪產生的逆反心理,永安帝對賈琅的感官很好,加之賈琅不僅僅是展露抱負。
還是將手中的財源大道,生財秘籍奉上。
自那日後,沒多久大周朝國庫充盈了不少,永安帝之後每每有召見翰林侍奉時,機會都留給了賈琅。
賈琅也對這個欣賞自己的皇帝很高興,好比人遇知己,可一展宏圖才華。
······
朝會結束,各自散朝,賈琅又被皇帝留下小談了一會兒!
“賈大人,我兒進科學院那件事兒?”一位老大臣連忙迎著賈琅上來。
賈琅聞此,知道這是與自己一脈有些關係的的,不然也不會這裡此時來問。
“李大人,貴公子入科學院之事兒沒多大問題了,陛下已經准許多增名額了。”賈琅又道:“只是我原先囑咐的入院考試是少不了的!”
“無事無事,那就謝過賈大人了!”
李大人也就是工部侍郎鬆了口氣,若不是自己兒子不喜科舉,喜歡那什麼科學非要進什麼科學院,至於賈琅所說考試,李大人對於自己兒子還是有自信的。
如今賈琅任科學院院長兼翰林侍講,為從三品的官員,乃是新立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