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晨想想,根據地那還有幾千畝的荒地,當時已劃入了江晨的賬下,不過多是亂石坡地,平些的就是頂部,還被弄成了根據地,既然勞動是延安的傳統,自然就要把這些學員全都拉去開荒種地,反正這些半大小子吃飽了後精力旺盛,有限的勞作能讓他們長得更粗壯高大,再說經過江晨的洗腦,都知道懶惰可恥,勞動光榮,要做到就算外界糧斷了,也能自給自足的三五九旅模式。可惜,這些地方最多就種些小麥,或者是粟,水稻是不可能的,玉米還在南美的旮角里待著,這時代不可能傳到大晉,不然這地方真適合種這東西。
對了,還有土豆,江晨想起原產地也是在南美,可惜,沒法從南美帶到亞洲大陸,不然有了玉米和土豆這兩個高產大殺器,以漢人生產人的能力,能爆兵爆到擠死草原上的胡人。
看著可憐的小麥產量,江晨只能搖頭,這樣的產量,怪不得現在的人的主要目標就是以吃飽穿暖為主。
想到吃,江晨腦子又轉到了南方,現代的湖廣這樣的魚米鄉,現在也是大晉的地盤,自己是不是現在就去佈局,買地買田,然後開始育種?
南方可是有種水稻了,只是這產量也很可憐,沒有化肥,想爆出畝產多少多少斤也不可能,而且,因稻種的關係,想種出兩季稻都有些不可能,更別說是未來的三季稻。
說到多季稻
,那就要跑到現代的越南泰國,現在叫交趾扶南什麼的這些地方去找稻種,這可是未來大計,手裡有糧,心裡不慌。
自己這穿越人,目標可是爭天下,沒錢糧,還爭個屁的天下,所以,糧食的事情,現在就要先打主意。
可惜現在錢有些不就手,應該明年就可以去操作這事,經過幾代的肓種,不管說像他們能種個三季四季,能種兩季稻,那就夠積攢太多的糧了。
既然要育種什麼的,那就要有人專門去搞培育,那自己又要把雜交啊,優選這些概念教給學員,沒辦法,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生產力,誰讓自己是未來穿越來的呢。
江晨拿出自己的小本本,把這些事記了下來,屬於大事記,未來有條件就要優先去弄的,南美他沒辦法去,不然他一定會花時間去弄回來玉米和土豆,對了,還有南瓜,都是大產量填肚子的東西,也在南美。
吃想完,連帶著就想到穿,棉花這東西,好像現在西域就有,最早中國也是從西域胡地傳入的,不知道涼州那些地方會不會有,如果有,這東西也是大殺器,長安這兒不大合適種植,但涼州那些地方適合啊,可以種了運來,這可就算是戰略儲備的東西了。
這個倒是可以跟李建武他們說說,讓他們留意一下,這個現在叫白疊子的東西,是不是已在涼州出現。
這東西又記在了江晨的小本本上了。
不管如何,現在要讓那些精力旺盛的小崽子們去幹活,勞逸結合才最重要。
就在江晨如此佈局自己小日子的時候,突然接到了江統的一封信,然後接著一天,又接到了賈謐的信件,都說的是一件事,江統說的是在太子殿下在皇上面前舉薦了他,賈謐則是說在賈后面前舉薦他,將讓江晨出任長安縣令。
吏部出的任令還沒到,但兩人都同時說這事,想來不會有假。這就是當初他們說的要讓江晨在長安待著,但要給他壓擔子的那副擔子!
之前他那主簿,就是一個縣主簿,至於是掛在哪個縣的主簿,他也不清楚,連吏部的出任文書都沒見過,反正司馬倫說有這麼一出,那肯定是有的,現在直接變成了縣令,那就是真正的實權實職,要去點卯幹活的,並不像這主簿,他一天也沒去幹過活,也沒領過一天的奉祿。
長安縣是大縣,漢時還是國都,現轄有萬戶,比之一些小的郡還要大,可以說這個擔子江統和賈謐下子壓得非常的大,長安縣令,可就是有一千石的奉祿品秩。
這可就是真正的當官了。
雖然現在魚符還沒到手,但想來和文書也在路上,現在的長安縣令應該也接到了訊息,而且兩大巨頭都這樣說,那就不會有錯了。
自己還在想著如何去走長安縣的關係,把延安邊的荒地變成自己的,現在自己就成了縣令,是不是在自己上任前把這事搞定?不然自己任上操作這事,難免有心人會有想法,現在去操作,想來現任長安縣令會給自己面子。而且一般這樣騰位子的事情,前任都是高升,從長安往上升,江統和賈謐也不知道是如何運作的,不然像長安縣這樣的大縣,一般的升職還看不上眼。chapt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