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楊有些束手無策了,雖然他使用自己的秘方之後,患者又緩解了不到半個小時,曾經一度能夠喚醒,但很快又處於深昏迷之中。
下一步該怎麼做?
劉牧樵提出了龍虎散的提案。
不行!
本國衛生署官員不是排斥中醫,他們也喜歡用中醫,只是,中醫不用於急救。
特別是比爾·楊強烈反對。。
劉牧樵也考慮過天籟針——他沒有提出來,只是想一想。
但是,顯然,這種情況是不適合的,因為過於衰老的病人,又處在瀕死之中,一旦做天籟針,很可能會加快死亡。
如果使用一次龍虎散穩住病情,再做天籟針,結果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問題是劉牧樵根本就沒有機會上手。
劉牧樵是醫療副組長,按理也應該有發言權,其實,人家也給了機會,只是,他們不接受非正統的醫學。
在國外,除部分國家外,中醫並沒有列入常規醫療,所以,越是關鍵的時候,中醫越沒有機會參與搶救。
這也好理解,病情危急時,西醫可以給一支腎上腺素,也可以用尼可剎米、西地蘭,可以用地塞米松,還可以用抗生素。
這些藥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可以緊急情況下使用。
而中醫,要喂湯藥。
能吃藥本身有一個條件,那就是病情還不十分危重,要不,他喝不下去。
當然,病人昏迷了我們可以用胃管。
但,講真,一般的湯劑,起效真的慢。
在過去很多年,沒有西醫的年代,中醫曾經也用於搶救,一劑四君子湯,病人就有了精神。
注意了,過去治病,除了中醫也就沒有第二種選擇,病人生病了是不能輸液的,一碗湯劑,裡面有紅棗、枸杞、淮山,這些都是澱粉和糖類,吃下去,低血糖恢復了,精神就來了。
這就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