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靈芝把這個題目提出來,並沒有想得到正確的答案,只是想聽聽姜薇的想法,姜薇的回答,就可以窺視她的真才實學。
她不相信姜薇能夠答出這個問題。
因為,章靈芝的導師林巧兒在80多歲的時候還在研究這個問題,論文並沒有寫出來,89歲那年,她不得不停止研究,因為,她自己成了植物人。
章靈芝也參加過這個專案的研究。
姜薇幾乎是沒有思考,說:“兩種情況,一種,僅僅剩下腦幹,而大腦皮層完全損失了活動,死完了,這種植物人並不存在任何意識,腦電圖的波形幾乎是平直的,人文關懷僅僅是安慰家人,對病人毫無價值,對甦醒也沒有幫助這種病人本身也不能甦醒了。”
姜薇優雅地抿了一口紅酒,接著說:“第二種,大腦皮層有大量的電活動,這種植物人人文關懷很重要,不但護士要承擔喚醒他的任務,家屬,也要經常給他言語和肢體刺激。”
一個重大課題,短短的幾句話,就被姜薇解答了。
章靈芝呆了,久久沒有開口說話。
當年,導師靈巧兒也考慮過用腦電圖來研究植物人,但是,當年的腦電圖只能做短暫的,和後來可以長時間檢測不同,研究的價值相對比較侷限,所以,後來就放棄了。
但在林巧兒生命的晚期,她又提出來用腦電圖,可惜,不久她就因為腦梗死成了植物人,8個月後離世了。
“這種研究方式的價值大不大?”章靈芝追問。
“這已經是有科研成果了,昨天在anbt雜誌上有一篇文章,意國的一個醫生團隊研究的成果,他們的樣本是45例,歷時13年,證明了剛才我說的觀點。再遠一點,18年前,羅斯國也有類似的研究,只是樣本比較少,18例病人,23例對照組,也證實了這個觀點。再遠一點,你的導師林巧兒,其實也有初步的成果了,我不知道你們為什麼最後終止了這項研究。按理,你們湘雅是不缺乏這類病人的。”
“你,怎麼知道的?”
章靈芝滿腦子糊塗。
昨天,在進行緊張的比賽,姜薇怎麼知道anbt雜誌上有報道,難道,她在比賽前還有空閒時間看期刊?
第二,先師當年研究了一半的成果,她是怎麼知道的?
這個事實,只有少數幾個人知道,確實,她們研究了腦電圖活躍的病人,有活過來的機會,相反,沒有腦電活躍的患者,全部沒有醒過來。
這就奇怪了。
她又追問一句,“你是怎麼知道的,除了我和先師幾個人,我們的研究外人不可能知道啊。”
“偶然的機會。好奇,偶然罷了。”姜薇輕描淡寫幾個字。
“好奇就行?”章靈芝問。
“有時候,好奇是最好的老師。”姜薇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