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牧樵過分了。
他在協和展現的技能直接就是“完美級”。
而完美級是人類根本就無法企及的能力。
人類,大多數醫生追求的就是“專家級”。
專家兩字,也是我們對專業人士的最高稱謂。
可是,在劉牧樵眼中,專家,是最低階的,他隨便開一箇中級寶盒,也是專家級別。
大師級人物,一般很少。
即使是協和醫院,也很少用大師來稱呼某位醫師某位教授,因為,大師這兩個字,在人們的腦子裡,太神聖了,太高大上了。
在協和醫院,大師兩個字,只能用於那11個院士,其他人,能用上“專家”就已經不錯了。
至於宗師級,歷史上,協和醫院能用得上這三字的,只有個位數,大家所熟悉的張孝騫教授,屬於宗師級。
太少了,整個協和醫院,100年曆史,宗師級人物也只有個位數。
今天,劉牧樵直接就使用了“完美級”的技術,比宗師級別還高!整個協和都不得不跪下了。
太過分了。
彭德輝觀看了手術。
他不是外科醫生,但是,他懂得今天這臺手術對協和醫院的意義。
他們必須低下高貴的頭顱,今後,協和醫院的院訓上,必須加上兩個字:“謙虛!”
對,這兩個字必須加上,並且要成為協和的一種文化,一種精神,一種靈魂。
譚新發院長則陷入了沉思,他考慮了很久。
他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劉牧樵,必須成為真正的協和人!
譚新發本身就是外科醫生,他的專業是骨科,是關節置換的大師級人物,他是兩院院士。
他的手術做得極為精緻,在他做副院長時,被譽為協和第一把刀,曾經主持過亞洲某國的首相的髖關節置換。
髖關節置換術,現在算是大眾性質的手術了,但是,患者身份不同,對醫生的要求也不同,有資格做某些人的手術,這個人必須是公認的大師級的人物。
協和醫院的譚新發被推舉出來。
同時,被推舉出來的還有另外7名專家,都是各國的大師級人物。其中,就有譚新發在霍普金斯醫院的同學兼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