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牧樵的拒絕成功了。
這與科學院裡的一名副院長有關。
院裡的一位副院長曾經長期留學國外,是典型的海歸派,因為在生命科學中有自己的研究成果,加上他曾在霍普金斯大學被聘為終身教授,在國際上有一些名氣。
他是放棄300萬美金年薪回國的。
回國當年,就在清大做上了副院長,又過了3年,到科學院做了副院長,年齡不大,才37歲,正是狂妄、衝動、目中無人的年紀。
加上這幾年被捧上天,聽不得別人比他強。
這廝對劉牧樵有點兒偏見。
一個連國外留學經歷都沒有的人,再怎麼厲害,也不可能厲害到哪裡去!
特別是他看了劉牧樵的年齡之後,他就對他的成就都不想看了,更主要的是,劉牧樵還沒有一次得獎,他就正式判斷,劉牧樵浪得虛名。
風氣不好啊!
他心裡說。
他這種想法,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
一個連國都沒有出過,在國內接受教育,再怎麼博學多才,學識還是有限的。
要在某個學科處於領先水平,就必須走出去,學習人家最先進的東西。
劉牧樵沒有任何國外學習經歷,人家有懷疑,那是合理的。
第二,既然劉牧樵有這麼多成果,那麼,獲獎證明呢?
在普通人的眼裡,好的成果就應該獲得高規格的獎勵,而劉牧樵,連普通的獎都沒有一個,這算哪門子的學者?
再說,年齡,這是一道過不了的坎。
醫學科學是需要時間積累的,這與某些學科不同,譬如數學,天分更重要,所以20多歲出成果,一點也不稀奇。
而醫學不同,醫學需要的是積累。
這位副院長其實是冷靜的,他沒有盲目隨大流,他根據這些理由分析,劉牧樵只是一個曇花一現的“網紅”而已。
當有院士提出來請劉牧樵來院裡講學時,他第一個反應是不感興趣,當劉牧樵拒絕之後,他冷笑一聲,我就知道他不敢來!
這位副院長想把劉牧樵丟到腦後,又丟不開,他雖然對劉牧樵不感興趣,甚至是有幾分反感。
他甚至有懷疑,劉牧樵是詐騙犯。
有人跟他辯論,說劉牧樵確實是貨真價實的天才少年,還舉了很多例子,這位副院長每次都是輕蔑地一笑。
他說:“我真的不理解,你們怎麼會相信他?一個年輕人,手術做得好,也許有幾分真,但是,你說他這也行,那也行,這不是把人神話嗎?我們國家最容易造神了,江湖上出現過多少神醫!關鍵是,你們都是高階知識分子,怎麼就相信他了呢?”
由於他是副院長,並且是常務副院長,也沒有幾個人真的敢和他辯論。
當然,這一切,劉牧樵並不知道。
話說這個副院長,本名叫邱殷,14歲考上大學,當年的3大神童之一,18歲大學畢業,直接報考了國外的名校。
在國外,他學習的是生命科學,在基因研究上,有一項成果是劃時代的,因此名聲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