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牧樵正在手術檯上,腦子突然一暈,眼前出現了另一個場景,他看到了葉林痛苦的臉。
只有不到一秒的時間,又回到了手術現實中。
今天做的是一臺頸髓手術。
患者是經過長途跋涉送過來的,他是一個戰士,和外軍打架受傷了,頸椎被鐵棍打斷了。
這次遭遇戰,我們以3比20取得大勝,我們受傷1個,死亡2個,而對方,死亡的就是20,受傷的還沒計算在內。
這個受傷的一定要救活。
不僅要活著,而且還要活得很好,這時候,高層想到了一個人。
劉牧樵。
傷員先是用擔架抬出崎嶇的山路,接著又是高原專用的輕型直升飛機運送,然後到了機場,大型運輸機起飛,飛在1萬2千米以上的高空。
飛這麼高,幾乎全程飛在平流層,就是為了減少顛簸,儘可能不再讓傷員加重。
到了清江機場,再一次用直升機運送到安泰醫院。
安泰醫院樓頂的停機位,這次是第5次用。
用得不多,但是可以說,這個停機位很值,每次使用都是極為重要的傷員。
劉牧樵親自手術,並且是全程。
本來,手術的前期與後期,是宋百年的專利,連朱亞光都不屑了。
今天不同,我們的年輕戰士需要最好的醫生,就是切開面板的第一刀也應該由最好的醫生來主刀。
劉牧樵沒有任何猶豫,他切的第一刀,也準備縫最後一根縫線。
手術,他在緩慢中進行。
今天,他刻意壓低了手術速度,他不想有任何意外發生。
本來,9個小時的手術,他用了15個小時。
這臺手術並不是最難的,按照平常的速度,9個小時足夠了,而今天他用了15個小時。
哼?
劉牧樵不敢分神,但分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