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長金知道在仕途上不會再有突破了,都已經是60歲的人了,再過兩三年,在副部的位子上退下來,應該是大機率的事了。
或者說,他早就知天命了。
所以,工作上沒有繼續發力的必要了,而在專業上,他似乎有不錯的前途。
他慢慢意識到,處方洩露出去之後,對他的業務並沒有太大的影響,他在醫院的病人數量沒有減少,每次放出去號子,5分鐘內搶個精光。
他申請多增加半天的門診時間,週三上午,他在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看門診。
校長當然同意。
校長的級別和袁長金是一個級別,都是副部,但是,管轄來說,中醫藥大學屬於中醫局直管,對於頂頭上司的要求,校長怎麼可能會不同意呢?
袁長金增加了半天的門診,純粹是為了擴大病人群。
病人群體,是每個醫生都很在意的,一輩子積累一個足夠大的病人群體,是醫生一輩子都在做的事。
雖然說劉牧樵的古方效果很好,並不是說,吃一次藥,就一勞永逸了,今後就徹底痊癒了。
事實上,疾病還可以再發,今後一段時期,還可能要繼續吃藥,或者,患者還會出現其它問題。
袁長金是知道這個基本規則的,病人基數足夠大,今後就不愁病人來看病。
同時,擴大病人群體,也是擴大影響的最有價值的辦法。廣告雖然有效,但不可能總做廣告啊,真正有價值的廣告就是病人的口碑。
治好的病人越多,口碑也就越多,滾雪球一樣,袁長金的名望就會越來越大。
袁長金既看重普通病人這一塊,也看重高階顧客那個群體,所謂高階顧客就是那群走後門來看病的人。
後門是很香的,這條路是有錢有權人士最愛的一張門,這種門可以通向很多地方,甚至到達正門永遠到達不了的地方。
袁長金把後門好好留著,他幾乎是不關後門的。正門,只有週三、週五的上午開啟,而後門,時時刻刻開啟。
走後門的人有兩種效益,一種表面上是虧本買賣,但他們是可以提升品牌知名度的,就像常老他們那群人,另一種效益是可以送來金錢的那群人。
走後門的人,出手是很大方的,因為,走後門給予了患者最大的人格價值,能走通這樣的後門,自己的價值得到了空前的認可,這種價值認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
雖然不能用金錢來衡量,但最終還是用金錢體現。
所以,他們出手非常的大方。
一幅字畫,一件藝術品,一個古董,一件珍稀物品,還有就是現金……
過不多久,袁長金家裡的收藏品就沒地方放了。
房子不夠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