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不能離開的。
劉翰墨得了嚴重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症,支架,並不適合他,他必須做搭橋手術。
自然,他需要世界上最厲害的醫生幫他手術。
他諮詢劉牧樵。
“誰最厲害?”
“我。”
“你做了多少例這樣的手術了?”
“兩例。一例二尖瓣和三尖瓣置換術,一例法洛氏四聯症,都非常成功。”
“僅僅兩例,你就說你是最厲害的?”
“是的。因為,我有3萬例例項。這是誰都比不了的。”
這句話很難懂。
不過,劉翰墨沒有懷疑。因為,劉牧樵會的醫學技能,還沒有不是最厲害的。
再說,劉翰墨不相信他,還能相信誰?
事實上也是事實,劉牧樵的手術運用了完美級技能,才比較好完成了血管延伸與吻合。
要是換個別人主刀,手術就會要大打折扣,效果最多隻能達到50%。
50%的效果也能活下來,還可以活很多年,但是,不可能超過15年。15年是極限。
劉翰墨還不到60歲,再活15年也就是70多歲。
現在這個年代,活70多歲,未免太可惜了。
劉牧樵的手術是成功的。
劉牧樵使用了宗師級別的心臟搭橋手術,成功地讓劉翰墨的三根心臟血管並聯起來,今後萬一哪一根阻塞了,另外兩根就會起到供血作用。
人體很精妙,但這種並聯技術只在大腦裡使用一次,劉牧樵就是受到了大腦動脈血管的啟示,把幾根血管並聯起來。
劉牧樵沒有問劉翰墨,謝敏的去向。
劉翰墨似乎也刻意迴避了這件事,可以這樣認為,劉翰墨和謝敏並沒有和好如初。
劉牧樵不想問。
雖然他並沒有責備誰的意思,但當初的恩怨,多多少少影響了他這一代。
這些,劉牧樵準備把它忘記。
父親給了他生命,劉牧樵也給父親30、40年的生命。當然,他們之間並不是簡單的數學加減法。
劉牧樵最後檢查了劉翰墨的心臟,萬無一失了,他決定關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