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全科醫師> 第1942章 劉曉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942章 劉曉琴 (1 / 2)

劉副主任是青省省立醫院ct、核磁共振室的副主任,年紀不大,才36歲,已經晉升到正高職稱,在青省是出類拔萃的人物。

她是一個傳奇式人物,出身貧苦,家裡重男輕女,恰恰他們家前面7個生的都是女孩,第8個才是男孩。

劉副主任名字叫劉曉琴,在家排行老大,讀初中家裡就準備讓她輟學,幫家裡幹農活,帶妹妹。

但是,劉曉琴很懂事,立志要離開這個大山區,不想再重複自己父母的一輩子。

她沒有輟學,而是考取了縣第一中學,成績十分的優異,但是,她最後選擇了第二中學,因為第二中的招生辦主任承諾每年給她3000元的獎學金。

除了這3000元,家裡是沒辦法再給她補貼了,她也理解。她家屬於赤貧。

母親對她說:“娃,你想讀書,我和你爸不能阻止,這是你一輩子的事,那你就去讀書吧。好好讀,錢,省著點用。人家城裡人,咱們不能比,人家父母有工資。我們大山溝裡,能養活自己就不錯了。我們之所以要生這麼多,沒法子,咱劉家三代單傳,沒個兒子今後怎麼養老?你別怨你父母,你好好讀書,今後有出息了,你的日子就可以過好一點……”

劉曉琴很懂事,認真讀書,吃穿按最低標準來,一身初中穿的藍外衣一直穿到高二,由於長身體,短得都快衣不遮體了,肚臍眼都看得到了。她不得不買了一件外衣,在夜市攤上用30元錢買的。

鞋子就更慘,擠腳,她偷偷在學校垃圾桶裡撿了兩雙皮鞋,算是她最體面的東西了。

吃,劉曉琴基本上是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蛋白來源就是學校的青豆或者黃豆。

人家高二了,家裡都拼命給孩子灌營養,以為成績可以透過食物來提高,送飯菜來學校,劉曉琴偷偷看了別人碗裡幾眼。

人家一頓的菜,她需要用一週時間來滿足。

她每天吃的是米飯加一份不要錢的榨菜湯,偶爾買一份青椒炒青豆。

劉曉琴蛋白質供應不足,個子長到高三才1米51,體重只有72斤。

不過,她的成績拔尖,高考成績650分,被湘雅醫學院錄取了。

在大學裡,她又被保送讀研究生,畢業之後沒有再選擇讀博了,而是回到了青省,準備在省立醫院就業。

她並不認識省立醫院的任何人,人家對她的求職半年都沒有回應,身無半文的劉曉琴只好在麻城市中心醫院投了另一份簡歷,人家收留了她。

不過,在市級醫院就業並不是劉曉琴的理想,她用了3年時間,還沒來得及升主治的時候,她在囊中脫穎而出了,在放射學期刊上,她發表了一篇論文,被省立醫院放射學出身的副院長看中,這篇文章在年會上交流,獲得好評。

第2年她成功在省立醫院再就業,並且在5年後晉升為主任醫師——破格。

劉曉琴做夢都想要一臺3.0t的核磁共振。

青省最高階的核磁共振是1.5t的——不好意思,他們醫院還保留了兩臺0.2t的永磁核磁共振機,還在使用。

現在這位年輕進修生說他手裡有一臺3.0t的核磁共振機想捐贈,太不可思議了。

但看他的樣子卻好像不是在撒謊。再說,現在討論的這個病人,就是他捐款治療的。

還有一句話,劉曉琴在琢磨,這個少年似乎對核磁共振機很內行,他能指出我們的核磁共振上有三道偽影,這就不是普通人,也不是普通醫生能說出來的。

這麼說,這個人不應該是冒牌進修生,而是一個有實力的進修生,並且可以確定是影像學進修生。

特別是她想起了自己,當年不也是從下面醫院上來的嗎?誰說下面醫院沒有人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