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說第一件事,他把分錢的權力給了副會長,劉牧樵是有他的想法的,總共100個億,如果平均分給100個醫院,每個醫院只分得1億,如果分給頭部醫院,每個醫院可以得到10億。
再怎麼分,劉牧樵都覺得這個錢沒大意思,不就是10億嗎?
他不覺得10個億是大錢,但是,其他醫院,哪怕是協和湘雅,他們是眼巴巴的看著這筆錢的,不少啊,這是純利潤,10個億可以做很多事的。
要知道,10個億,相當於醫院100億以上營業額產生的利潤。做100億營業額,容易嗎?
一般的醫院,純利潤是百分之3到5,頭部醫院能有一個5到10,。
而安泰醫院的純利潤差不多有30%。
安泰醫院之所以有這麼高的純利潤,關鍵是他們的外籍患者貢獻了大量的純利潤。
就像是胰腺癌患者,治療一個病人,國內的平均費用是15萬,而國外病人是95萬。
同樣的成本下,外國病人的純利潤要高出很多很多倍,所以就拉開了利潤。所以很好理解安泰醫院怎麼這麼有錢。
劉牧樵不在乎這筆錢。
正因為他不在乎這筆錢,無欲則剛,他對於這一筆錢只提出了兩個建議,並且明確說了,僅僅是建議。
“清江大學附屬一院是我的兄弟醫院,多少,給他分點。第二,雖然說這筆錢是投給強專案的,但是,我覺得,還是讓所有醫院都喝點湯,給個1000萬,2000萬也算是一個姿態。我們大醫院吃相也不能太那個了,你們說呢?”
劉牧樵最終給了兩個建議。
行!
本來這筆錢由你分,現在你把權力讓給我們,我們也懂得做人。
第一,給安泰醫院分15個億。
第二,給清江大學附屬一院3個億。
第三,沒分到錢的其他醫院,都給2000萬。
這個方案報到劉牧樵手裡,劉牧樵說,“我不多要,給我一個頭部醫院平均數就夠了,8億。我兄嘚清江大學附屬一院3個億,我不多說。我自己降下來的7個億,你們再分一下。總的原則是,皆大歡喜是最好的。”
這個結果也差不多是皆大歡喜。
往年,會長單位自己就先拿15個億,這是常規。現在劉牧樵不要這麼多,只要了8億,多出的7億,頭部醫院又分得一筆,意外之財,誰不高興?
再說,往年,其他醫院是一分沒有,哪有湯喝?連氣味都沒得聞。今年,劉牧樵做會長,竟然有2000萬。
要知道,2000萬可以買兩臺核磁共振了!核磁共振是生產工具,是有產出的,一年可以做幾千萬的營業額。
票,沒投錯!幸虧投給了劉牧樵做會長!
皆大歡喜。
當然,最高興的是清江大學附屬一院的齊院長,他得了3.3億的資金,完全是意外之財。
本來他分了3億,由於劉牧樵讓出了7億,再次分配時,他們又給齊院長分了3000萬。
“感謝。我也沒想好怎麼感謝你,回去,先請你吃頓飯。”齊院長是很真誠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