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師徒相傳的,不能搞大學。
大陸有很多的中醫藥大學,這就是中醫走向毀滅的根源!
這幾個人自認為深得中醫祖傳,且有義務把正宗的中醫發揚光大,對劉牧樵在南洋興起了浪潮深惡痛絕。
他們組隊來到南洋首都,要求劉牧樵改弦更張。
但是,劉牧樵聽他們這樣解釋中醫,心中不樂意了,按照你們的意思是,國內的中醫學大學都不要辦了,全部撤掉,又回到過去那種師徒相傳的格局,這才是自毀前程的愚蠢之舉。
“各位前輩說,要解散中醫藥大學,這一點,我非常的不同意。過去幾千年,這樣收徒,有什麼好處?各自封閉,你沒有我的優勢,我沒有你的優勢,各自之間也不互相交流,相反,各家流派,都豎起壁壘,互相防範,怕別人學了本派學術,關鍵是,這樣師徒相授,知識面窄,無法大踏步的進步,而且,師徒相授時,還有一種惡習,每個師父不到臨終之時,不會把絕學傳授出來。你們想想,多少絕學絕跡了,多少精華方劑失傳了。你們說要回歸師徒相傳,要解散大學,那是大錯特錯的……”
劉牧樵發表了長篇大論。
誰知,這幾個老人頑固不化,根本聽不進劉牧樵的意見,反而堅持自己的觀點。
“大學課堂,只能教授可言的東西,只能講解可以解釋的知識,對於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就沒有辦法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中醫講究的是跟學,在師父的親自帶領下,摸索著前進……”
贊成!
確實,如果是這樣當然好,這也是傳統中醫的唯一的優勢。
現在中醫醫師是課堂教學,然後實習,接著就進入臨床做見習醫生,一年後轉正。當然,現在還有規培的問題。顯然,缺乏了一個重要環節,那就是師父的親傳。
這是中醫藥大學無法克服的劣勢。
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九的學生,沒有師父1年以上的親授的經歷,而是畢業後在上級醫生的“帶領下”跟班,這種跟班學與師徒相授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真正的師徒相傳,就是同一個病人,你看了,師父再看,把所見所聞告訴你,特別是看病時的心得體會,傾囊相授。
這才是師徒相授。
現在普遍的形式都是畢業生分配到醫院,在主治醫生的帶領下,直接管病床,主治醫生檢查你的病歷、醫囑,或者是主治醫生口授診療方案,你遵照執行。
這也算是師徒,但這純粹是西醫這一套。
在眾多的中醫醫師中,也有少量的幸運兒,被醫院選中跟隨本院的,或者上級醫院的名醫學徒。
這種方式接近於過去的師徒相傳。
但這種人太少了,一個醫院十年也難得有幾人有這種機會。
劉牧樵也認為,師徒相授有一定的優勢,但是,這種優勢只存在於名醫名下,都搞這種師徒相授顯然是不行的。
總體來說,學院學習供大於求,這也是現在中醫還能存在於醫療體系中的基本原因。
如果沒有中醫藥大學,社會上的醫生,還會有這麼多的中醫醫生嗎?他們早就被排除在正規醫療系統之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