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牧樵給了他們每個人3個古方,是分開給的。
分開給有一個好處,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就都可以成為名醫,互補,沒有機會互相攻擊,會互相成就對方。
同行是冤家, 這是千古不破的老話。
劉牧樵給他們一個差異化競爭,成為冤家的機會就不大。
大家也知道劉牧樵的用心良苦,一個個對他更是感激不盡。
人體疾病大病種有幾百種之多,按照系統分類也有26大類,他們7個人,今後的主治方向根本就沒有交叉,並且,劉牧樵還注意了, 他們不但相互之間沒有交叉, 更重要的是,他們所治療的疾病都是西醫也沒有好辦法的。
很多看起來是很簡單的病,但在臨床上卻是很令醫生頭痛的,在這個方面,如果有一種方劑一吃就好,或者馬上緩解,你不想揚名都很難。
痛經,這不算是大病吧。
劉牧樵就給了華佗後人一個方子,效果非常好,今後,這方面的病人就會擠破他家大門。
骨質疏鬆。這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疾病,劉牧樵給他們一個方子,今後腿腳痛,腰背痛的人也會擠破大門。
還有甲狀腺結節的,乳腺結節的,肺結節的, 只要不是癌症,吃了之後結節會消失,那個姓周的醫生,今後不說成為大富豪,成為一方財主根本就沒有問題。
再就是便秘的,前列腺肥大的,頸椎病的,腰椎病的,頑固性面板病,如老年搔癢症,溼疹,牛皮癬,脂溢性皮炎等等,都是讓這幾個人發財的疾病。
劉牧樵給了他們方子,今後,可以說,中醫在南洋才算是真正的紮下了根基。
今天過來的7人,還包括後來一兩年陸續回國拜師學藝的,3年後,南洋的中醫事業蓬勃發展,其中,大約有3000人都在一兩年後奔了小康,200多人成了小富豪,有13個人,包括今天所有在場的人,都成了中等富翁。
這是後話。
御醫的傳人,3年後在南洋辦了一所醫院,每年住院人數有5000多人,500萬美元的純收入是進入了他個人的錢包。10年後,加上中藥材的加工,第一個依靠中醫成為了億萬富豪。
華佗的後人每天看病,他帶了7個徒弟,他一年的純收入也接近500萬美元。
他們也搞了自己的藥材加工。
周姓醫生徒弟只有3個,他專心看病,沒有搞藥材加工,一年200萬美金的收入,他已經是很滿足了。
等等。
例子就不一一舉了,反正一個總體原則,這群人都因為劉牧樵變了一個階層,成了南洋上流社會的人。
劉牧樵打發這群人回去之後,心情很爽。
雖然這群人來的時候氣勢洶洶,但是,劉牧樵不怪他們,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都不容易,為了嘴裡的這口糧食,一輩子辛辛苦苦。
劉牧樵不會因為自己得到了醫學智慧系統而忘本,他也苦過,也窮過,曾經為了伙食費還在寒暑假打過工。
他們對劉牧樵不友好也不是真的不友好,他們只是普通人,有缺點,有壞的一面,但不是壞透的那種。
他們來找劉牧樵是為了中醫學會的事,是想找幾個錢,也是為南洋的中醫人著想。
也是的,在社會上,一個行業,一個族類是需要抱團的。如果沒有團隊精神,沒有人領頭抱團取暖,日子是很不好過,會被人欺負,會抬不起頭。受欺負了,只能認命。
有了團隊,有了領頭的人,就可以找回公道,就可以不被別人欺負。
這就是他們抱團的一個表現。
劉牧樵也希望他們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