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有高見。
他笑著對劉牧樵說:“怎麼辦,全由您決定好了。”
這就是劉濤的所謂高見。
劉牧樵笑了笑,說:“我的本行就是看病,那麼,還是迴歸本源吧。我把這裡的100多個病人都看完了,不再多加一個,行不行?”
他也沒有在意是在問誰, 結果是100多人的齊聲歡呼,“行,當然行啊!”
執行校長只能對跟隨的辦公室主任說:“通知,今天的其他活動全部取消。”
後面的行程全部取消了,他們不可能陪著劉牧樵在這裡看病,只好散去, 後面的工作只能是重新考慮。
劉牧樵拉開架勢, 10個人一組,他檢查一遍——也就是摸一下脈,讓處方跳出來,單純的失眠症列為一組,都給徐敏,“這幾個,你開處方,順序是3、2、7、18、40、5、1、10、34號方。”
徐敏負責這九個人的處方。
剩下的一個,超出了失眠症,他附帶有身體的其他疾病,很可能是腫瘤,並且很可能是胰腺腫瘤。
“你得住院治療,你身體還有其他毛病,先治療那種疾病,失眠症今後再找徐敏治療。”
劉牧樵不能幫他先治療失眠症,因為失眠好了,患者可能就不會去進一步看病了。
劉牧樵要徐敏開一組化驗單,“一定要檢查一下上腹部, 核磁共振,我懷疑胰腺有CA。”
看病就這樣一組一組看下去。
每一組病人大若需要20分鐘時間, 全部看完,也是一上午整整的。
這107個病人,單純失眠症的人有88個,還有19個病人,有其他毛病,其中有7個是嚴重的抑鬱症。
看來,光是傳授治療失眠症還不夠,還需要傳授幾個治療抗抑鬱症的古方才行。
到了最後,劉牧樵又寫了10個古方給徐敏,“這是治療抑鬱症和焦慮症的方子,你在治療失眠症的時候,注意分辨出其他疾病,特別是腫瘤病人。所以,今後你看病,不能和我一樣走馬觀花,你一個一個,望聞問切,基本化驗,常規檢查你都要做。雖然大多數人檢查是正常的,但哪怕是一個漏診,我們也要預防。”
劉牧樵說這話,徐敏自然不會反對,這是常識。
社會上,有不少聲音,說醫院濫檢查,濫化驗,搭車檢查,搭車收費,其實是嚴重的誤解。
有時候,不管是患者,一些行政官員也經常對醫院提出批評,批評過度醫療,過度檢查。
其實,這是一種無知。科學界的常規專案,可以說都是血淚換來的,不做這些檢查、化驗,後果是可能出現的嚴重誤診和漏診。
就譬如今天,要不是劉牧樵有一個古方觸發系統,他就不能發現一些其他疾病,就都會按照失眠症處理,這些病人可能就會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癌症的晚期患者而失去生命,有些抑鬱症不及時藥物干預,就可能跳樓自殺或者服藥自殺。
徐敏沒有劉牧樵這種功能,她就只能透過開處化驗單,CT,核磁共振等做進一步檢查,在排除其他疾病之後,再專心治療失眠症。
這才是正道。
劉牧樵要求徐敏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