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來到了ICU5科。
穿上隔離衣,護士把她送進了監護室裡。
李毅彎著腰在觀察什麼。
圓凳上坐著一個人,劉牧樵。
“我是李毅拉過來的。”劉牧樵也一眼就發現了趙靜,“其實,整個治療都是李毅在主導,我根本就沒機會提意見。”
李毅也回過頭,說:“你下的指示,我怕完不成,只好把劉牧樵從手術檯上拉下來了。”
趙靜內心還是有感觸的,嘴裡冷冰冰的,“怎麼樣了?”
李毅說:“應該不會有大問題的。你別信劉牧樵,他加了兩種藥,對我啟發很大。”
劉牧樵笑著站了起來,“李毅,趙靜,我還要回去做手術。先走了。”他也不管你同不同意,出了監護室。
劉牧樵其實根本不要去做手術了,他回了辦公室,拿起院核算科送來的報表看了起來。
他很關心李毅的重症醫學科。
上個月的報表令他吃了一驚,3個ICU科竟然做到了7000萬的業務。相當於一個地級醫院的全院一個月的業務收入。
這種收入的重症醫學科,在全國進前十應該沒問題了。
這就是人才的力量啊。
當然,劉牧樵並不是完全把注意力放在業務收入上,而是,業務收入反映了業務量,業績當然是從業務收益上得到反映。
再說,社會對醫院關注業務收入是持批評態度,但是,作為院長,不關心業務收入那就是失職了。
要知道,醫院的發展,包括裝置、設施、人才隊伍、醫院水平提升都需要一件東西,這東西就是錢。
錢從哪裡來?
國家投入啊!很多人都會這樣認為。而事實上,投入個毛線,投一個毛毛細雨。
錢的來源只有一個,那就是賺。
醫院需要賺錢,這是事實。
可以這麼說,醫院這個錢,越來越難賺,80%以上的醫院都有不少負債,這也是事實。
安泰醫院賺錢,那是肯定的,並且賺的錢很多,特別是外國人的錢好賺。
劉牧樵有意離開ICU,留點空間與時間給趙靜和李毅,在外人眼裡,他們真的是地設一雙。
今後,他們在事業上比翼齊飛,多好。
可惜,劉牧樵的用心良苦並沒有得到回報,他走後,趙靜就接到電話走了。
隱隱約約,是有人給她介紹物件。
趙靜有些不耐煩,但還是答應了人家,約好了今晚上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