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牧樵是理性的。
他沒有馬上安排做軀幹移植,之前,他得做很多細緻工作。
首先,他得做供體方面的工作。現在有三個供體,都有不錯的基因背景,三個位點相同,基本上可以保證排異反應不會太強烈,其次是整個基因沒有大的方面的異常。
其實,人的一生得不得病,得什麼病都與基因有關,外在環境和生活方式只是次要的作用,內在的基因才是最重要的。
譬如高血壓是有明顯的家族史,糖尿病也是有很強的遺傳傾向,即使是有些癌症,也是由基因決定。在基因優選中,儘量選擇沒有這種家族背景的人。
安泰醫院的實驗室非常強大,做基因檢測方面已經走到了前面,他們可以做腫瘤基因檢測,還可以做普通疾病的基因測定,國內,這個實驗室在基因臨床運用上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
建立強大的實驗室並不是劉牧樵最初的想法,後來,有錢了,特別是實驗室在湯姆等人的經營下,還挺賺錢的,錢多了,劉牧樵也沒有考慮把賺的錢抽出來幹別的事,除了發獎金績效之外,剩下的錢再投入,實驗室越做越大,竟然不知不覺做成了臨床方面最強大的實驗室了。
實驗室分為幾種,有臨床實驗室,主要為臨床服務,為臨床試驗提供試驗場所,譬如,疾病的基因檢測,疾病的診斷因子的確定與分析,還包括了藥品的實驗,病原微生物的檢測。也就是說,這種實驗室直接為診斷治療服務。
另一種實驗室是供基礎醫學研究用的,它不是直接為臨床服務,更主要為基礎醫學研究服務。當然,最終,也是用於臨床的,只是他所研究的東西離臨床還有一些距離,成果還不能直接運用於臨床。
不過,這兩種實驗室有很多的共性,大約90%的裝置、技術是相同的,研究的範圍也是可以互換的。
國內像安泰醫院中心實驗室這種規模的,本來有十幾家,主要集中在北上廣,但是,這兩年,安泰醫院因為兩個原因,走到了前面。
一個是錢多。沒辦法,安泰醫院中心實驗室就是賺錢,每年有數億資金的投入,不進步都難啊!
科研機構自己造血能力,整體來說不是很強,需要上面資助,或者自己技術轉換的企業投入,經費總是相對緊張,一年能有上億的投入那就非常了不起了。
而安泰醫院每年有幾億的利潤產出,清江大學每年的撥款8000萬也沒有減少,而劉牧樵自己那部分分紅的錢也沒有動,加起來,實驗室可用的資金非常充裕,投入就不畏手畏腳。
可以說,安泰醫院擁有最新最高階的裝置。
當然,劉牧樵還有一個後門,本來,很多高階的裝置是被別國封鎖了,別的研究所想買也買不到。但是,劉牧樵有撒手鐧,你不賣給我,我就不給你治病!
劉牧樵這個後門很寬,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對安泰醫院實行禁運,他想買什麼就能買到什麼。當然,除了武器。
第二個原因是,安泰醫院實驗室走的是國際化道路,很多國際上的著名研究人員加盟了這個實驗室,有很多人在這裡出了成果。
名氣是做大的,加上湯姆等人善於經營,最近幾年,這個實驗室名氣大得不得了,擠進了世界十大實驗室之一。
當然,這裡面,劉牧樵的貢獻不少,他的古方研究出來了幾個王牌產品,給實驗室增加了耀眼的光環。
有點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