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好大的雨。伴有好大的風。
昏天黑地。
街上很多的大樹被刮到,路人被砸傷,砸死的有好幾起,還有人被風颳起飛了20多米,掉下來,頸椎斷了。
幸虧有個安泰醫院在眼前,劉牧樵和宋百年都能做這種手術,如今還多了一個洛夫和一個石友良。
他倆都是宋百年的徒弟。
洛夫不用多說,他進步很快,加上他本來就是頸椎外科的行家,他在頸髓科成了主力之一。
連何教授他們都在學洛夫的脊椎手術,他做脊椎手術是新的方式,比傳統方法簡潔很多。
這個還是主治醫師的石友良已經正式加盟安泰醫院了,他跟著宋百年做了幾臺手術之後,連宋百年都感到背後發冷,可以預計,用不了幾年,這個徒弟就有可能打師父。
他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十分的強大,難怪劉牧樵會一眼看上他,並且連考察這一關都免了,直接就讓他進安泰醫院。
現在,安泰醫院都懶得講編制不編制的問題了,編制根本就跟不上,5年前編制修改,給了安泰醫院1500人編制,3年前給了4000編制,而現在已經超過1萬人了。
其實,有沒有編制都無所謂了,能進來都是合同制,你是人才還愁人家不要你嗎?
即使你不算是人才,安泰醫院在迅速的擴張,每年都需要加人,哪裡還考慮裁人?
沒本事你可以選擇等級低一些的事。
譬如有幾個出色的導診護士,原來就是臨床上被淘汰的,她們基本技能不行,不能一針見血,插胃管,吸痰,導尿等操作能力不優秀,她們主動要求換一個工種,做導診人員。
導診優秀的人員,也不見得待遇就低於臨床,她們最高的也能拿到40、50萬。
石友良知道自己的優勢,也知道自己的劣勢,更明白今後的定位。
劉牧樵請他來,不是因為自己有什麼背景,也不是因為自己送過禮請過客,而是人家發現他是一個可造之材。
他很聰明,明白劉牧樵的目的是要自己將來成為安泰醫院的頂樑柱之一,所以,他非常刻苦,絕對沒有因為劉牧樵看中他而飄飄然。
有時候信賴就是一種壓力,石友良除了上班、加班,有時間就去練功房練習基本技術。
他不能呆在家裡練習,他女朋友跟過來了,是學財會的,安排在醫院財務科。
安泰醫院財務系統的人就有200多人,還缺人手,只有本科畢業的她進了財務科,做實習會計,這也是沾了石友良的光。
她愛乾淨。
石友良不可能把動物帶回家練習神經吻合,他就呆在醫院的練功房裡,這裡有很多醫生練習。
醫院設立練功房的不多,但安泰醫院神經科做得非常強,特別需要有這麼一個地方供年輕醫生練習。
石友良來了,他經常埋頭練習,一練就是4、5個小時,深夜回家基本上是常事。
當然,他還不是最刻苦的,刻苦的人可以練習到第二天天亮。
這種怪人在安泰醫院還不少見,最多的科室是燒傷整形美容科,他們以易路西為主,一群人喜歡在練功房裡泡,一泡就是上十個小時。
其次,神經外科也有不少年輕人在努力練功,只是,神經科的需要申請,有時候顯微鏡排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