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全科醫師> 第1851章 六線定位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51章 六線定位法 (1 / 2)

史密斯教授跟隨劉牧樵走進了神經科穿刺室。

床位並列有20張,每一張床位後面都有一套監護儀、搶救車、除顫器和穿刺裝置。

看上去就像科幻電影裡的某種場景,想起來,有幾分毛骨悚然。

雷曼教授安放在第5號床位上,鄒慶祥完成了備皮,還做好了穿孔。

劉牧樵洗了手,穿上手術衣,走到雷曼教授的床頭。他朝史密斯教授點了點頭,意思是你過來呀。

史密斯教授過來,劉牧樵比劃了一下,“我從這個方向進針,然後穿進去4厘米,就到了血腫中心。”

史密斯教授有些疑惑,問:“你這是根據經驗,還是別的什麼依據?”

劉牧樵說:“我根據CT的影象。”

史密斯教授還是沒很明白,你都已經丟開CT十幾分鍾了,還會有印象嗎?

他嘟噥了一句,我的天哪,竟然你就這樣穿進去了?

劉牧樵已經把穿刺中送進了腦組織,拔出針芯,血液泊泊流了出來。

史密斯教授他們也做穿刺,謹慎得多,方法定位,在CT下做了檢查之後,然後在頭顱上劃線。僅線條就有6根之多,構成一個立體影象。

史密斯教授他們的精準度很精準,“六線法”是霍普金斯醫院當年的重要成果。

當年,霍普金斯醫院史密斯團隊發明了“六線法”給血腫定位,為血腫定位提供了精準的測量辦法,大大提高了血腫的穿刺進度。

這個“六線法”同樣也可以用於顱內腫瘤的病檢取樣,0.5厘米以上的腫瘤,都可以透過“六線法”準確取樣。

史密斯教授發明的“六線法”獲得了科技應用一等獎。他們國家沒有特等獎,一等獎就是最高獎。

當然,這個獎只是“科技應用”獎,而不是更有權威的“發明獎”。“科技應用”獎的獎金是150萬美金,比“發明獎”的600萬差遠了。

史密斯教授的成名,與這個“六線法”有很大關係,後來,他又有幾項成果,最後他成了神經學科的頂尖專家。

史密斯教授看著劉牧樵這種嚴重不遵守規程的行為,他感覺這是對科學的褻瀆。

“這怎麼可以?你們一根線也不畫!”

“我們都是這樣。”

鄒慶祥大聲說。

他也知道“六線法”,只是,國內用“六線法”的並不多,因為,西方人和東方人的頭顱有很大的差異,“六線法”對於東方人來說,基本失效。

“我們穿刺一根線也不需要畫。”鄒慶祥得意地說。

“你們的成功率不是很低嗎?”史密斯教授問。

“不低,正確率幾乎是100%,即便是腫瘤活檢取樣,0.5厘米大小的,正確率也接近100%。因為,我們都是劉牧樵穿刺大師帶出來的徒弟。名師出高徒。”鄒慶祥驕傲地說。

趙一霖站一邊,基本上是啞巴。他的英語不行,還是鄒慶祥厲害,他的英語口語完全不存在問題。

趙一霖那個年代,大學之前,外語基本上只認得幾十個字母,到大學才開始學醫學英語,看文獻勉強看得懂,聽力和口語就不行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