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暗暗高興。
事實上,孟飛雲和杜小平的差距並不是十分明顯,他們實際上屬於一個層次,只是在外面的名氣不同而已。
名氣這東西靠不住,就譬如龍教授,在劉牧樵沒有出道前,他的名氣大得不得了,全國第一。
劉牧樵出道之後,他排名迅速下降,即便是在京大一院,龍教授胰腺癌手術技能,已經落到了第7、8名這個位置。
這狗的術後管理由孟飛雲負責,她帶著蔣薇薇每天檢視2到3次,護理部安排了特護。
另外還有兩個人守在黃狗的旁邊,一個是獸醫專家,一個是狗的飼養員。
這條狗的飼養員是一個老兵,今年已經53歲了。
別以為他屬於老班長一類的人物,其實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兵王,他屬於能“聽懂”犬類語言的人。
這不是隨便說說,他是真的能夠聽懂。
不僅僅是這條軍狗,所有的他飼養過的軍狗,他都聽得懂。並且,他能夠準確地與他們交流。
這群狗並不是普通的警犬,它們比普通警犬等級高了很多,它們是不退役的,死了之後還要進行火葬。
這主要是不給別人弄到遺傳基因的機會。
這位兵王很可能要幹到65歲到70歲,他是難得的人才,他的工資是正師,每月能拿到2.8萬,還有特殊津貼和住房補貼。
手術第一天,劉牧樵過來兩次,檢查了引流袋和引流管,引流液並不多,大約有10毫升的血漿。
劉牧樵又給了它一次馬醉木樹脂,讓它睡過疼痛期。
其實,這是多餘的,有兵王在這裡,他能很好的安撫軍犬,軍犬在兵王的安撫下會很安靜。
不過,減少痛苦不是一件壞事,這條軍犬已經很老了,相對於人類,相當於人到了90歲。
平常,這條軍犬保養得很好,體格健壯,伙食很精緻,它並沒有基礎病。
軍中非常希望這條軍犬能夠再活5年,5年之後,它就有了接班狗。
劉牧樵檢查完之後,就和獸醫專家交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