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外國佬太敬業了,每天在顯微鏡下幫蟾蜍做神經吻合術,一做就是4、5個小時,學習的熱情持續不減,和他競爭難度不小。
當然,JON也不是全部超越了朱亞光。
朱亞光還有一個優勢,他的手術速度比JON快很多,這樣,他與劉牧樵配合就有優勢了。
真正有難度的手術,還得劉牧樵來,朱亞光成為劉牧樵助手的機會就多很多。
劉牧樵的手術可不是慢悠悠的風格。
JON的手術速度很難提得上來,這已經是形成固定的定式了,融入到了骨子裡。
他的手術很精準,細膩,完美,很接近劉牧樵。
劉牧樵看手術,其實是指導JON,JON是第一次單獨做頸髓吻合手術主刀。
這種手術朱亞光也能完成。
劉牧樵不放心,還是站一邊看著。
他沒有正式穿手術衣,只穿了洗手衣,所以不敢靠得太近。
他這是沒有準備上臺的打算,連搭一手的打算都沒有。
朱亞光也在,他在臺上,充當二助的角色。
他純粹是在預備隊,萬一JON需要他幫忙,他只需要挪動一下位置。
事實上,他也明白,JON已經超過他了,但是,他並沒有明顯的不舒服,你JON再怎麼厲害,在劉牧樵面前都算不得什麼。
劉牧樵看了半天,竟然沒有提任何意見。
JON的進步真的是太快了,算起來,JON跟隨劉牧樵手術,總數也就是20臺左右。
也就是說,JON跟隨劉牧樵學習時間並不長,他的學習能力太強了。
第一臺手術,劉牧樵有一百次的糾錯機會,而現在,糾錯機會基本上為0了,這種學習能力,劉牧樵是第一次領教。
朱亞光跟了劉牧樵兩年都做不到這一點。
所以說,天才就是天才,你站在天才面前,永遠不知道天才為什麼這麼強大。
朱亞光首先還以為自己這個預備隊會派上用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可能性越來越小。
劉牧樵就更不用說了,他連手術衣都沒有打算穿。
就在這個時候,手術室門開了一點點,劉牧樵回頭看,是手術室辦公護士,“劉院長,有電話,孫濤院長打來的,說你無論如何要接一下電話。”
劉牧樵心裡一緊,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