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牧樵還沒有精神學方面的任何技能,他手裡沒有高階寶盒了,只有一堆中級技能。
中級技能其實也有好技能,只是,劉牧樵習慣了擁有高階技能,對中級寶盒不怎麼感興趣。
講真,醫學知識與技能,中級寶盒開出來的東西,都屬於專家級。
這個專家級是真的專家,而不是社會上所說的專家,水平參差不齊。
對於專家兩字,水不是一般的深,院士,有的也只是專家水準,所以,劉牧樵應該不要嫌棄中級技能書。
劉牧樵不想開中級技能書,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習慣了擁有高階技能書,中級技能書不夠刺激,擁有的熱情不高。二是他擔心自己的腦子儲存容量和電腦一樣,裝滿了就裝不進去了。
想想也對,才幾年功夫,就開了十幾個高階寶盒了,一輩子還有多少機會,成千上萬,他要節約腦儲存空間。
但今天,他不得不開幾個中級寶盒試試,看著阿玲這個樣子可憐。
阿玲認識劉牧樵,但眼睛無神,無光。呆呆地,好像是看著空氣。
她的主治醫生想給她做電療,劉牧樵不同意,太殘忍了。
電療一次,半個月都萎靡不振。
這是一種最原始的治療方式,也是最不人道的醫療技術,劉牧樵想開一個精神學的技能,專門用在阿玲身上。
他來到阿玲的房間。
這是一個4人間的房間。
精神科沒有貴賓房間,全是4人一間的,理由是,精神病人無需在人文關懷上下功夫,他都已經精神分裂了,或者狂躁了,人文關懷成了多餘的東西。
阿玲最終診斷還是重症抑鬱症,心理治療加藥物治療效果不好,主任會診之後,建議電療。
電療雖然是殘酷不人道的,但它確實是治療重度抑鬱症的有效手段。
可以說,所有疾病中,抑鬱症是最痛苦的疾病之一,他關鍵是心靈痛苦,痛苦得不能活,不想活,死,在他腦子裡要每天翻轉很多次。
幸虧死令人害怕,死比較困難,否則,抑鬱症病人大多都死了。
阿玲每天都在想著怎麼死,即使是藥物干擾了之後,他還在考慮著怎麼個死法。她沒有想到最好的死的方法。
事實上,她也死不了。
在精神病院,患者想弄死自己的願望很難實現,阿玲就嘗試過很多次。
劉牧樵看著阿玲,他要在這裡開中級寶盒,這裡請的幾個老外,治療國外的精神病人效果不錯,但治療國內的病人,效果一般般,可能與文化、思維方式不同有關。
外國人和國內的人,器官上有區別,同樣在內心心靈與文化上,也是有區別的,這種區別就影響了精神病的療效。
劉牧樵開始開中級寶盒。
第一個寶盒開啟,是一本《唐詩三百首》!
嚯!
丟!
劉牧樵沒有準備成為古典詩人,更不想讓這種沒用的東西佔據了自己的腦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