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缺一輛勞斯萊斯,回絕了,就說是日程相沖突,我抽不開身。”劉牧樵接著看下面的電話記錄。
“《中華》期刊的老董來電話了?等一會,我回他一個電話——不,我就回。”劉牧樵拿起座機撥通了老董的電話。
老董是《中華》期刊的總編,與劉牧樵關係很好,這幾年,《中華》做到了世界第一,與他們兩個的合作分不開。
《中華》期刊的外科系列分冊是世界第一,內科系列分冊則是第七,比過去的十六進步了幾名。
這個第一,可不是一般的有意義,《中華》曾經僅僅有微薄的利潤,在國際大牌期刊面前抬不起頭。
現在昂頭挺胸,佔據第一的地位,發行量國內版增加了兩倍,海外版增加了32倍,去年一年的利潤就是18億美金,進駐了雜誌類富人榜了。
老董打電話來也沒說什麼事。
“老董,我回來了,先給您回個電話。有什麼吩咐?”
“哪敢吩咐?我是想您老弟了。沒事,想找你聊聊。”
“那好,我也想你了。”
“呃,劉教授啊,有件事,既是公事,也是私事,最近,你沒有什麼大作啊,是不是進入到什麼瓶頸期了?動員你手下的人,來幾篇硬核的,人家《BMJ》,《NEJM》,《JAMA》,還有《柳葉刀》都追得很緊。特別是內科系列,又退了一名,第八了。”
“好,我懂您的意思了。我動員一下,搞幾篇有質量的論文,最近,你的《中華護理分冊》我準備投幾篇有質量的文章,你準備一下版面。”
“喲!護理?你自己投?”
多少有些驚訝。雖然老董也知道劉牧樵去參加護理大會了,但很難想象,劉牧樵會在護理學上有建樹。
臨床醫學中跨專業到底還是本行,護理學可就不能說是跨專業這麼簡單,隔行如隔山,劉牧樵你如果在護理學上也有建樹,那真的不好解釋。
一個人可以有多種興趣,但不能太多,你至少也得有時間,有精力呀。
誰知,劉牧樵大大方方地說:“我和姜薇準備投3篇有質量的文章,其他人也會投,我希望你的《中華護理》能夠上臺階。”
老董大喜,他的《中華》期刊,主要分為6個大系列,外科系列,內科系列、口腔醫學系列,護理系列、預防醫學系列、臨床檢驗系列。
現在起來了的是外科系列,外科系列名列世界第一,但其他的拖了後腿,整體排名說是第一,還是比較勉強。
總髮行了是第一,主要是外科系列發行比較猛。
如果內科系列和護理系列上來了,第一這個榮譽就不會有問題了。
打完電話,開始看檔案,秦梅香進來了,後面跟了幾個人。
一看,都應該是病人。
6個?
這就有些過分了,你秦梅香也不體諒我,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不看門診,你帶這麼多人來看門診,拒絕吧又不行,不拒絕吧,耽擱我多少時間。
本來,這種病找蘇雅娟是最好,二錢也行,何必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