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透的事就別想了,她在副會長的空格里填上了自己的名字。
在推薦高階專員的票上,她寫上了姜薇的名字。
沒寫劉牧樵的名字,她知道劉牧樵沒有任何興趣,在護理協會中,他有必要做高階專員嗎?
選票投進木箱子裡去了。
統計票需要時間,這個時候,學術講座也開始了,姜薇第二個發言。
她講的題目很新穎,《從人種出發實現護理的人物關懷》,這個題目不好講,很容易涉及到敏感話題。
但是,姜薇坦坦蕩蕩,把問題講透了,純粹從科學的角度出發,不偏不倚,不迴避,也不可以迎合某種人。
她的發言獲得了熱烈的掌聲。
沒錯,這是一個複雜敏感的課題,過去沒有人敢講,因為沒這個膽量。
姜薇講了,不但沒有人抗議,反而博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同,這才是大學者的風範!
姜薇的發言獲得了出奇的好評。
她只講了15分鐘。
掌聲至少也是3分鐘。直到下一位開始發言。
其他的發言都是具體的護理學上的探討,與人文無關,質量雖然也比較高,但是還是脫不了俗套,和姜薇的發言區別太大。
到最後一個發言結束之後,劉牧樵知道,姜薇的15分鐘的發言已經奠定了她在協會中的地位。
姜薇既然做了護理學方面的教授,那麼,就不能停留在普通教授的位置上,應該走得更遠一點,站得更高一些。
她的發言很不錯,這篇小論文是劉牧樵提供的。
劉牧樵在《護理心理學》達到了宗師級水平,濃縮一篇15分鐘的文章,文章的高度和內涵就非同一般了。
嚴格來說,這篇文章是劉牧樵與姜薇合作的成果,《護理學下》就有這方面的具體案例。
案例就由姜薇提供。
姜薇的文章原件,被高階專員組長收上去了,她準備把它放進這次的論文評比活動中,因為,這篇論文的高度,足以影響護理學未來幾十年。
護理學文章是要評獎的。
還沒評比,姜薇的這篇文章就已經被盯上了,如果沒有意外,這篇文很可能獲大獎。
護理協會年會也是評獎大會,評獎的成果、論文有兩個來源,一是最近幾年出的成果,只要作者申請了,就參加評比,第二是這次會議中出現的好論文或者成果。
剛才,高階專員走到姜薇身邊要走了論文稿件,這就預示這篇文章有可能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