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是他最關心的指標。
紅細胞4.6,血紅蛋白120,白細胞7.4,血小板110……
潘濤心裡一喜。
好傢伙,貧血基本已經糾正,白細胞也上升了,血小板也正常了。
這說明什麼?說明骨髓已經正常造血。
再看,幼稚細胞,幼稚紅細胞佔了8,也說明造血功能活躍。
潘濤院士把血常規單子交給他的徒弟。
他又開始看其他結果。
有7個化驗單。
血脂血糖的沒必要多看,瞄一眼就行,不會有大問題,即使血脂高一點也無所謂。
血脂幾項都正常,膽固醇、甘油三酯都很好,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都在正常指標內。
電解質也沒必要擔心,吃得,不會出現電解質混亂不過,潘濤院士還是瞄了一眼血鈣。
血鈣,在腫瘤病人中,有時候是一項重要指標,侵犯骨質,會出現高鈣血癥,出現嚴重的臨床症狀。
正常。
再看腫瘤標記物指標。
這是幾項重要化驗指標,腫瘤科醫生對它們非常敏感。
正常。
一路看下去。
炎症指標,心衰指標,血沉,類風溼因子都是正常的。
血型,o型。
這個指標,潘濤院士倒是沒有太驚訝。
劉牧樵,他在自己的辦公室的電腦上,檢視陳釋的檢查結果。
當他看到陳釋的血型是“o”型時,心裡咯噔一下。
他想起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