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的手術最終還是在劉牧樵主導下進行的,受傷很重,割斷了幾個靜脈和肌肉與肌腱,幸虧動脈完好無損。
胖子又回到了兒科病房。
這個非兒童病人佔據了兒科床位。一直到他出院。
最後一算,他在兒科住了180天之多,在出院的時候,稱了一下體重,186斤,整個人完全變了,他登上了人物封面。
這是後話,扯遠了。
袁姍想成為明星,沒想到,成名星這麼容易,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裡,她就接受了德國的醫學雜誌專門採訪。
她後來還被選為今年肥胖疾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頭銜的前頭,還得加上“世界”兩字:“世界肥胖疾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這個頭銜很高,在世界衛生領域,專業委員會,我們是很少能夠進入副主任委員這個層級的,因為,這是一種傳統與慣例,各學科的領導人一般都是西方人做領導,並且多半是白面板的人。
即使是劉牧樵,到現在為止還沒機會做主委、副主委。
袁姍也感到有些意外,之所以被評為“世界肥胖疾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是因為她接連治療了兩個300斤以上的胖子,以及她在兒科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治療兒童肥胖的論文。
這篇論文發表在柳葉刀上面。
看起來就是一篇很普通的論文,但是,對於柳葉刀來說意義非凡,因為安泰醫院的論文基本上不向它們投稿,凡是掛劉牧樵名字的,都只在中華期刊上發表。
突然劉牧樵的名字在柳葉刀上面出現,頓時就引起了柳葉刀高層的注意,他們把這篇論文放在頭版,並且還加粗加紅。
這是史無前例的。
再細品裡面的文字,給人巨大的希望,治療兒童肥胖症,又沒有副作用的療法,一旦成為事實,那麼,肥胖領域將是劃時代的事件。
“袁教授,你能展望一下肥胖病治療的前途嗎?”
柳葉刀上門來了。
他們是繼德國雜誌之後的第二個上門的雜誌負責人。
&n博士親自前來會見袁姍。
&n博士是柳葉刀的重量級人物,接近副總編的地位,輪到他出場了,那麼,這種採訪就是特別高階的採訪了。
袁姍感覺自己要出名了,柳葉刀是世界公認的權威雜誌,要在上面登一篇“特約”文章,那就是對作者極大的肯定,相當於在國際上得了獎了。
“特約專家”的名譽是非常高的,今後到任何一所大學講學,這個待遇都可以算作一個頭銜。
袁姍有些興奮,有些緊張。
“兒童肥胖病已經不是什麼難題了,攻克這個醫學難關,我可以有把握地說,已經成功了99。”
袁姍並沒有誇張,兒童肥胖治療兩個多月來,前頭8例,都已經體重歸於正常。
這8例都是袁主任小區的鄰居,他們的體重控制在正常體重的110以內,其中還有3例達到了正常體重的90。
他們都經過了嚴格的檢查,沒有發現任何副作用。
研究也表明,小區孩子之所以能成功減肥,是因為吃了藥之後,抑制了強大的食慾,同時還增加了身體的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