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感興趣。但是,熊孩子眼睛發光了,他看著袁姍手裡的膏方,口水直流。
“我想吃。”
“你都肥成這個樣子了,還吃吃吃!”
父母恨不得廢掉這個孩子,操碎了心。熊孩子一見果凍樣的膏方,恨不得一口吃掉。
“我餓!”每次,熊孩子都是這句話。
袁姍開啟盒子,交給熊孩子,還沒等拿調羹,有苦有甜的膏方就已經一半進了他的肚子。
看著熊孩子連苦苦的中藥膏方都這麼饞,袁姍本來很有信心,現在都無語了,自信心煙消雲散。
“你覺得我家孩子還有救嗎?你也看到了,他饞成這樣。袁主任,你也別費心思了,已經沒得救了。謝謝你了,你也費了這麼多年的心思,對於沒有希望的病,放棄吧。”
家長是個理性的人,她早就灰心了。
不灰心是不可能的,從4歲開始,她就發現自己孩子比同齡人大了一圈,最先還以為是好事,肯長,今後有可能長到1米8以上,慢慢才注意到不對勁,這不是發育好,而是肥胖症。
肥胖症見多了,趕緊找醫生,她第一個就是找袁主任,袁主任給了他一些藥,又給了他一個飲食計劃。
後來發現,這一切努力都是徒勞的。
一而再,再而三,袁主任到處找資料,國內外的先進技術都學來了,有關的學術會議,她也沒少參加。
她至少給他開過20次以上的處方。
家長也懷疑過袁姍的水平,換了很多醫生,京城,滬市,國外,他們都去過,孩子也被折騰得夠嗆,結果呢,他是一天比一天胖。
起先,孩子還能有點兒配合,後來乾脆就自暴自棄了。
袁姍也不再抱希望,她回去了。
第二天,剛回家,隔壁胖子的母親就上門了,“袁主任,你這藥,是不是有毒啊?”
“怎麼啦?”袁姍心裡一緊。
“我孩子中午只吃了一碗飯,菜也吃得不多!”母親焦急地說。
“除了吃飯少,還有其他的不適嗎?”袁姍心裡也沒底。
“這倒是沒有。”母親說。
“他精神還好嗎?沒煩躁嗎?有沒有其他的不適?”袁姍細問。
“沒有。精神還可以,讀了一上午的書,下午到現在還沒有喊餓。”母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