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很幸運,活了下來,第5天,渡過了危險期,也通關了,能夠坐起來吃稀飯了。
這是非常不錯的。即使是青壯年,胰頭手術之後,第5天也不一定能夠進食。
劉牧樵沒有去看病人,病人情況是杜小平轉告的。
杜小平每天去查房一次。
到了第6天,杜小平突然去做飛刀了,劉牧樵才第一次去查房。
查房是劉翰墨邀請去的,去的時候是下午,除了劉翰墨,裡面並沒有外人。
劉牧樵檢查了一下身體之後,說:“今天可以複查一個核磁共振,明早再查一下血澱粉酶和血常規,如果都正常,那麼,拆線了之後,就可以出院。”
整體情況是很不錯的。
第二天,劉牧樵沒有得到邀請,只有劉翰墨髮來了一張照片,照片是化驗單和核磁共振片的報告單,一切正常。
劉牧樵神經比較粗,這件事很快就忘記了,沒再放在心上。
這一天,皮院長給劉牧樵打電話,說有一個怪病,需要請他去會診,劉牧樵差點都不記得劉翰墨親戚做手術的事了。
剛進醫院,就看到幾輛高階紅旗牌車子。
他有些好奇,駐足看了起來。
紅旗牌車子,很高階的那種,在京城並不少見,但清江市卻是很少看到,現在,一下子來了3輛,難免不好奇。
噢!
是來看劉翰墨親戚的。
來的人,都不簡單,至少也是部一級。
劉牧樵去了病房,去參加會診。
患者是一個少年,胸骨後,也就是縱膈裡面,有一個巨大的腫瘤。
需要做手術。
劉牧樵被邀請參加會診,被安排在主要專家之列,他主要的任務就是拍板,手術,做,還是不做,假若要做,該怎麼做?
劉牧樵暗暗苦惱,這不是他擅長的領域。
可是,德欣醫院的醫生不這麼認為,上兩次,胸外科手術,都是他救的急,並且起了關鍵作用。
第一次是開胸,他以神一般的速度開啟了胸腔,搶救了病人;第二次是止血,他的徒手止血僅僅用了1分30秒。
他在德欣胸外科醫生眼裡,是神一級人物。
今天這個患者手術難度是很大的,必須把頂尖專家都請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