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時後,劉牧樵上了手術檯,一助是蘇雅娟。
隔了很久沒有帶蘇雅娟做手術了,今天一看,蘇雅娟進步不少,很細膩,也很規矩。
劉牧樵主要是在顯微鏡下操作,接了一支動脈血管,一支深部的靜脈血管,一支淺部的靜脈血管。
接通血管之後,就把動脈放開,然後再做第二步——吻合淋巴管。
淋巴管有很多,劉牧樵在顯微鏡下認真尋找,但是,再怎麼努力,也只找到了14根。
移植過來的淋巴管還比較好找,難就難在腿上的淋巴管。淺表部分的淋巴管太微小了,分辨出淋巴管很不容易。
劉牧樵由於有易容術的完美級手術技能,運用到這裡來,對於他來說,不是想象中那樣難。
蘇雅娟她們就不同了。
她們與其說做助手,還不如說是做做雜活,根本不算做助手。
當然,最後縫合面板,把移植的面板與右腿上的面板縫合在一起,這是蘇雅娟乾的活。
“今年,特殊傷口科的成績怎麼樣?”
劉牧樵看著蘇雅娟縫最後一針。
“正好要向你彙報。前天出了報表,特殊傷口科,總共收治了5667例病人,外國來的1789例,總收入1億1070萬元.。好轉率100%,完全治癒率94.7%。”
蘇雅娟彙報。
治癒率94.7%那是相當高的成就,何況,還有一個100%的好轉率。
但是,為什麼是94.7%的治癒率呢?這是因為,並不是每個病人都是完全治癒才出院的,有部分病人,沒有完全治癒就走了。
應該說,最後治癒率接近100%。
“注意發展海外市場,我們做醫院,海外市場是我們重中之重,今年國外接近兩千例病人了,明年,你們要有更多的病人。”
劉牧樵一邊說,一邊脫手套。
對於超過1億的營業額,這個成績,劉牧樵並沒有感到很大的震驚,現在,他對“億”這個單位,似乎麻木了。
昨天,陳太忠就告訴他,那邊又匯過來一筆款子,1.73億美金。
“跟我去林老闆餐館吃下鍋粉,去嗎?”劉牧樵提議。
蘇雅娟自然不會反對,說:“好的。”
現在時間已經是凌晨1點30分鐘了。
食堂還有人值班,劉牧樵想換換口味。
有些意外,這個時間點,林老闆竟然還在。
“你這是習慣了,對吧?”劉牧樵問。
“是的,我在這裡做了8個年頭了,在晚上,再也睡不著了。白天,我可以睡10個小時,一到晚上就來精神。”
“生物鐘可以慢慢調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