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智慧系統給了劉牧樵一本《初級醫院管理學》,他對科室的管理那是實打實的內行,3萬個案例雖然大多都是雞毛蒜皮的事,但是,科室的日常管理本身就是雞毛蒜皮。
病歷書寫,病歷簽字,急救藥品數量、日期檢查,地板消毒、空氣消毒,工作服更換清洗,血壓計放置的地方、好壞。
誰今天病了,誰休假了,誰生日,誰家有喜事。
誰該晉升,誰該去進修,誰去參加年會。
誰開的藥佔比高了,誰的病歷被質控科找出了缺陷,誰抗生素使用又不達標。
誰的病人病情加重了,誰的病人沒打屁,誰的病人幾天沒拉屎,誰的病人尿尿不出。
這個假期安排誰值班,誰該休探親假了。
誰在外面有第二職業,誰家有困難……
科主任就是管這些小事,針眼小的事。
當然,每天查房看病人更是科主任的事,就和劉牧樵一樣,檢查診斷對不對?醫囑合不合理?抗生素使用合不合規?
鑑別診斷;下一步的檢查;療效的觀察……
很多。
科主任有很多是要做。
大的是手術、搶救,小的病歷上的一句話。
“劉牧樵,你說說。”皮院長點名了。
“挖!”
劉牧樵說了一個字。
“挖?你是說,挖不等於引進?”到底是院長,很敏銳就聽出了劉牧樵這一個字的含義。
挖,是看中了誰,然後去把他挖過來。
是主動,是尋找最佳。
引進,是別人毛遂自薦,你被動去選擇,這個範圍小很多。
“對的,我們看中了誰,我們再去做工作,這樣就能保住質量。”劉牧樵進一步解釋。
“我同意。”
“我也同意。”
“那價錢呢?待遇呢?權責呢?”皮院長希望得到更多的建議。
“這就需要您院長親自出馬談。”劉牧樵看著院長。
“好,那我們就行動起來呀。”
“我一個人,心內科,肖澤龍,市一醫院心內科主任。”高健最近老實了,也算是兢兢業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