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手術室,劉牧樵又重新看了一會片子,越看越心驚,最後,不由得倒吸了口涼氣,一個十八歲的青年,真的很可能一輩子都躺在床上啊。
“老何啊,這個病人,你有什麼看法?”
何主任說:“我的知識庫裡,只有那麼多知識,我認為他是站不起來了。一個椎骨都沒了,神經也可想而知,這節脊髓,已經是一團泥了。”
“老何,假如,一個人少一節頸椎會怎麼樣?”
“少一節頸椎?”何主任大吃一驚。
這樣的問題聞所未聞,想都不敢想啊!
確實,當今醫學界,還沒有人嘗試過,即便是在動物身上也沒有人實驗,直接在人體上做,會不會有倫理學上的問題呢?
劉牧樵搖了搖頭。
倫理上倒是沒有大問題,病人,要保留第五頸椎,損失的神經纖維怎麼連線?連線無望啊!
既然連線無望,那麼後果不是很清晰嗎?
癱瘓,並且差不多是高位癱瘓。
既然是這麼嚴重的後果,那麼,試一試又何妨呢?
劉牧樵又一次把病人的父母請到辦公室,把病情重新講了一遍。
患者的父母一聽,一個暈厥,害得何教授又是掐人中,又是掐合谷。而另一個,則心臟病發作,含了兩片硝酸甘油才緩解。
“這是一個重大決策,對於你們來說,也很難接受。其實,你們也沒有太多的選擇,基本上是二選一,一是,你們接受高位截癱的現實,二是接受少一節頸椎。至於少一節頸椎會出現什麼後果,我們能分析到一部分,還有一些未知,這就是我們要一起面對的。”
少了一截頸椎,頸部的一些器官就相對多出一部分來,如氣管、食道、血管和肌肉等,多出來會出現什麼後果,確實難以預料。
不過,可以預計的是,病人可以恢復一部分下肢的功能,有可能站起來,得與失,顯而易見,即使出現最壞的情況,也不會比現在差。
劉牧樵又耐心做了很久的工作,患者的父母終於冷靜下來。
“劉博士,我們把兒子交給你了,你覺得哪種方式好就用哪種方式。我們也聽不懂,只管簽字。”
還算順利。
“你真的想試一試?”何教授問。
“也只能試一試了,要不,肯定是截癱了,不死不活的,對他本人,對他家庭都是負擔啊。”
“可是,今後的後遺症怎麼辦?”
“後遺症總比截癱好吧?”
“那倒也是,不可能比現在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