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牧樵很厭煩這種俗套的禮節,更不喜歡這些孔洞的諛詞,他匆匆忙忙就上了手術檯。
來到手術室,劉牧樵傻眼了。
這也是手術室?
沒有層流手術室也就算了。一臺窗機令劉牧樵大為驚訝,這裡使用的空調竟然不是分體機,而是老牌子春蘭空調!
老空調也算了,天花板上還有蜘蛛網。
如果沒有84液的味道,真的你不會把它與手術室聯絡起來。
一臺手搖的老式手術檯,還不知道是哪個醫院淘汰的產品,被他們運過來了。
唯一令劉牧樵感到另一種意外的是,還有一臺呼吸機,並且還不算是太落後的那種。
其實劉牧樵有些誇張,如果連呼吸機都沒有的話,那就不是醫院了,全麻的時候就必須有呼吸機啊。
劉牧樵洗了手,再用絡合碘消毒,穿了手術衣。
蘇雅娟已經站在一助的位子上了,一個姓王的醫生準備做二助,他也是本醫院少有的幾個本科生之一,主治,畢業快十一年了,按理可以升副主任了。
由於沒有像樣的論文,沒敢申報。
“今天這個病例,你就可以寫一篇論文,你搭上我的名字,估計人家評審會上,會讓你透過。”劉牧樵說。
這位姓王的主治醫生一激動,手裡的止血鉗“哐啷”掉地上了,“真的嗎?”
劉牧樵說,“真的,你寫了初稿之後郵寄給我,我請人幫你修改,然後,我跟編輯部說一聲,你的論文應該就不會有問題了,我估計,版面費都可以免了。”
姓王的醫生又一激動,眼淚就下來了,世界上還有這麼好的人!
手術開始。
蘇雅娟為了避免誤會,先宣告說:“王醫生,我是劉博士新收的徒弟,今天這臺手術才第四臺,我還是生手哦。”
王醫生有些驚訝,才做第四臺手術就做一助了?
真幸福啊。
王醫生來這裡,手術量不多,做了三年才撈到一助的機會,到升主治那一年才主刀做闌尾和疝氣。腹腔臟器手術,到現在還只做了不到十臺主刀,並且還是下腹部手術。
他看了一眼蘇雅娟,年輕啊,應該才本科畢業,就有機會做劉博士的親傳弟子,真的很幸福。
“開始。”
劉牧樵輕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