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雅娟又跟著做了第二臺手術,這臺手術是肝臟的修補術。
這個病人也是第二次手術。
他第一次手術是肝區切除術,但是滲出液很多,從引流管裡引出來不少的膽汁和肝臟壞死液,這很麻煩,再不重新修補,病人會衰竭死亡的。
這臺手術沒有幾個人敢接,不是對肝臟手術有絕對把握的人,真不敢上臺。
劉牧樵看了一會核磁共振片,心裡明白,手術難度雖然比較大,手術也複雜,耗時也會很多,但拿下來不會有任何問題。
他也沒有要求別人做一助,就帶著蘇雅娟上了,另外要了本地醫院的一個住院醫生做三助。
也好,這樣可以讓蘇雅娟快速成長。
肝臟是人體內最嬌嫩的器官之一,非常容易受傷害,手術操作格外的難以把控。
肝臟的易碎性決定了手術的難度,血管結紮,必須是結紮在血管上,這和其他組織不同。
其他組織可以結紮在筋膜上,而肝臟,一旦被結紮,肝臟本身就碎了,裡面的血管就沒有結紮住。
這就將會導致肝臟手術後,容易出血,還容易漏膽汁。
而膽子本身就是消化液,他是消化脂肪的重要物資,所以,有膽子滲漏,就必須及時引流出來。
今天三臺手術都是有相當難度的,這是最後一臺,他多少有一些冒險,帶著蘇雅娟就上臺了。
劉牧樵畫了一根線,7字型切口,由蘇雅娟開腹。
還不錯。
劉牧樵很滿意,蘇雅娟的開腹和普通住院醫師沒有明顯的差別,還算乾淨,出血也不多。
今天依然沒有用超聲刀,也沒有用電刀,用的是普通的手術刀片。
其實,劉牧樵平常也喜歡用普通刀片,這樣對手術的精細程度會把握得更好。
電刀和超聲刀在大醫院用得相當普遍,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出血量很少,一般的毛細血管和小血管根本就不要理睬,刀頭一過,順便就止住了血。
劉牧樵有時候也用,特別是肝臟手術時用得更多,但是,現在是特殊時期,哪有這麼多的電刀,超聲刀就更不用說了。
超聲刀非常昂貴,最好的超聲刀上百萬一把,對病人來說,醫療費用本來就很高了,更加難以承受。
手術比較難做,因為蘇雅娟是生手,另外一個住院醫師差不多也算是生手,一拖二,劉牧樵不難就是怪事。
不過,劉牧樵也不後悔,他每次示範一下,接著就要蘇雅娟學著做。
蘇雅娟的接受能力很快,只需要教一兩次,最多教三次她就學會了。
做二助的住院醫生羨慕得要死,要是誰也這樣教他,他願意喊人家叫爺爺!世界上哪有這樣的老師?
一臺手術下來,相當於做了幾十臺手術。
蘇雅娟精神很好,此時,早已經過了凌晨,都快天亮了,手術才完成了肝臟表面的清理術。
劉牧樵用潔白的紗布壓了壓肝臟,不錯,沒有滲血,也沒有滲膽汁,插上一條引流管開始關腹。
二助很想縫幾針,又不敢說,蘇雅娟哪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