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的三個主任醫師來了。
兩邊的人一見,就和雄雞見面一樣,眼睛冒火。
主持會診的副院長一下子縮了半個頭,眼睛中盡是畏怯的螢火。
會診討論開始。
劉牧樵沒有先發言,他想先看看有沒有比較有水平的人。
那些外來的副主任醫師他基本上摸清了底子,現在關鍵是本院的三個主任醫師,得看看他們的水平。
他們發言了。
還不錯,水平略微超出劉牧樵的預期,到底是在臨床一線滾打了幾十年的人,經驗還不錯。
“按理,應該手術,不手術的話,病人的感染終究是控制不了。但是,矛盾的是,病人的一般情況很差,能不能經受手術打擊,我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我建議,繼續用泰能消炎,支援療法,再擇機手術。”
一個矮個子的老年醫師發言。
來自滬市五醫院的年輕醫生接著說:“這種處理非常保守,我們的意思還是原來所講的,立即手術。”
“我不反對立即手術,但是,誰能保證他能夠經受手術打擊?所以,我希望擇機手術就是這個意思。”
“擇機擇機,等你擇機之後,病人都沒命了!”
“你能保證他經得住手術打擊?”
“當然不能,誰又能保證自己手裡的病人都能活著出院?”
“你這樣講,是不是說,我們沒必要謹慎了?”
兩邊,你一句,我一句,沒有一點學者風度。
“我認為,綿州醫院的醫療水平太差,你們應該多出出進修學習。”
“我們承認不足,但是,我們至少不想學習外面的盛氣凌人。”
“學術就是這麼殘酷,要麼就是你對,要麼就是我錯,不會講客套。”
“既然是討論,就應該各抒己見。”
“我覺得,各抒己見是要在正確的範疇內,對錯誤的觀點,我們就要堅定地加以批判。”
“那就請你們外地的醫生做主。”
“我們也並沒有邀請你們呀。”
討論到這裡,漸漸又把話說僵了。
作為主持人,這個時候連大氣也不敢出。
劉牧樵擺了擺手,咳咳兩聲,說:“我說,你們就是這樣進行病例討論的嗎?長幼有序,師道尊嚴,等級觀念,在你們眼裡就一點不值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