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劉牧樵出現在賓館大廳的時候,他才發現,有12個人要投奔劉牧樵。
這12個人,他們分別是,4個脊柱外科的副主任醫師,2個是血管介入副主任醫師,1個泌尿外科醫師,主任醫師,5個肝臟、胰腺的副主任醫師。
劉牧樵很高興,這些人,都是大有作為的年輕醫師,大多是30歲出頭,正是當主力的時候。
在華西醫院這種大型醫院,臨床值班的主力是,主治醫生和副主任醫師,低了,住院醫師只有寫病歷的份,高了,主任醫師主要是帶研究生,搞科研,和會診。
具體管病人就是主治和副主任醫生,並且,這個層次的醫生還能做手術,也是手術檯上的主力。
當然,他們主要是做常見病、多發病的手術主刀,到了複雜手術,或者是大手術,他們就只能做助手了。
醫院醫師的結構一般都是金字塔形,主任醫師是金字塔塔尖,副主任和主治醫生就是塔身,而住院醫生、進修醫生就是塔基。
塔基好辦,安泰醫院不缺,每年的畢業生你想要多少有多少,現在他們已經把門檻提高到了博士。
塔身的這一部分,需求量很大,能夠在華西醫院挖幾十個人,那當然是好事。
從華西醫院挖人,比到滬市、京城挖人有優勢,清江市和華西醫院所在的城市是一個層次,並且,江東省還是國內腹地,出去旅遊什麼的更方便。
劉牧樵很高興讓他們加了微信,等抗震救災結束後,他們就可以成行了。
有幾個人,還討論了一下愛人的工作事宜,從事醫療行業的好辦,安泰醫院正在上升期,隨便就安排了。
關鍵是有幾個不是醫療行業的,劉牧樵沉吟了一會,有了大致的想法,安排不是很困難,他至少還有一個製藥廠可以安排人。
處理完這些事情之後,劉牧樵又來到脊柱外科看望丁久毅,他的情況很樂觀。
丁久毅的四肢都能夠動了,今後生活自理那肯定是沒問題了,講話很流利,他見到劉牧樵來看他,眼淚婆娑,感激得一塌糊塗。
劉牧樵做了簡單的體格檢查,得出了一個比較好的結論:運動神經問題不大,今後,不僅僅是生活自理的問題,基本的體力勞動都能吃得消。
唯獨就是感覺神經,不靈敏,定位不準確。
正好,這時候接到通知,一個小時後就有飛機從這裡起飛,劉牧樵要隨飛機而去。
抗震指揮中心也指明要劉牧樵這人,希望他發揮特異功能,從廢墟中發現生命跡象。
這個任務他不敢接,因為一天中最多隻有十分鐘的超能時期,救人的希望非常渺茫。
何況,他還不能隨便進行亞冬眠。
“老兄,你這一次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今後,開飛機肯定是不行了,記著,你轉業,就到我們安泰醫院來。當然,國家不會不管你的,估計會給你一個殘疾軍人安置,國家會養著你,但是,從我的醫學方面的理解,你可以勞動,到我們醫院裡來吧,我還給你管直升飛機。”
丁久毅聽得是熱淚盈眶。
他最擔心的就是後半輩子的生活了,要是能夠像正常人一樣,他根本就不稀奇國家給他的退休金。
有了劉牧樵這句話,他的信心頓時就有了。
“好的,我還管飛機。”
劉牧樵告辭了丁久毅,最後,跟陳蔚告別,就在他登機準備離開之時,徐院長追過來了。
他說:“可惜你急著要走,我們學校院長要給你發聘書,想請你做客座教授,等你抗震救災結束後,我們再聯絡吧。”
這個很好。
劉牧樵對川大的聘請,是很感興趣的,川大和華西是名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