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飛機在華西醫院徐徐降落。
搶救車已經在那裡等候,飛機一降落,四個人推著搶救車上來了,迅速把丁久毅抬上車。
一看就是訓練有素的。
每個動作,都恰到好處,沒有一絲多餘,也沒有一絲不到位,真的是行雲流水,看著都是享受。
大醫院,老牌醫院就是不同啊。
這是傳承了百年的精神和文化。
劉牧樵最後一個跳下來。
他跟在搶救車後,進了電梯。
直接去了核磁共振室。
等核磁共振做完,送到了病房,幾個教授迅速圍著電腦觀看傳過來的核磁共振片。
沒有人介紹劉牧樵。
也沒有人注意劉牧樵。
他就混在醫生隊伍中。
劉牧樵注意到,主刀醫生陳蔚,是一個年近60歲的人,一頭的百發,但精神很充沛,兩眼炯炯有神。
他就是全國有名的頸椎手術專家,他的“陳氏”前路手術法在國際上也很有名氣,在國內,他是現任頸椎外科的學會主委。
他緊緊盯著電腦上的核磁共振片,很久才變化一個體位。
這是一個很講究的人,俗話說,是學術上有潔癖。
所謂學術上有潔癖,就是那種搞科研非常縝密,容不得半點紕漏的人。
他做手術也是這個特點,一絲不苟。
他的手術速度並不快,但是精細程度那是非常有講究的,他的神經鞘膜縫合是他手術一絕,縫合得非常整齊,簡直可以說是天衣無縫。
他身後都是頸椎方面的專家,其中不少就是陳蔚的學生。
陳蔚沒有成為院士,其實與華西醫院另一位醫生有關。
前年評選院士時,同為華西醫院的另一位骨科教授被評上了,他因為被“平衡”,刷了下來。
也算是運氣不好吧。
一年之中,你華西兩人上院士,可能性還是不大的。
好在陳蔚也不是太計較得失的人,評不評上,實力都在這裡,反正,我陳蔚說是第二,別人也不敢說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