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回來了。
等來的不是物質,而是一直升飛機的病人。
手術室又是滿滿的,緊張的手術又開始了。
劉牧樵幫助杜小平處理了一個病人之後,又回到病房,幫助病人接骨頭。
閉合性骨折比較好辦,幾分鐘就能接好,有些簡單的,鍾明亮和李華也能動手接上。
難就難在有些是開放性的骨折,按常規需要開放性手術,是陶主任他們的活。
但是,這是不可能的,沒有這麼多的鋼板、鋼釘和髓內針,這些材料只能用於嚴重粉碎性骨折的病人,或者是複合傷病人,絕大部分,還是採取外固定。
開放性骨折外固定是劉牧樵的看家本領,手術本身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清創縫合,耗時間,耗材料,別說生理鹽水,就連縫合線都很緊張了。
劉牧樵先做了清創縫合,節約用水,節約用材料,過去要用三瓶生理鹽水沖洗,現在改成一瓶,過去需要縫十針,現在該做縫四針。
沒辦法,只能將就。
不過,話說回來,這已經是很幸運了,能夠及時得到治療,已經很不錯了,特別是,還是宗師級清創縫合的大醫幫他們治療。
做了清創術,接著就是無痛正骨法接骨。
由於省了麻醉這一環節,進度可以說加快很多倍,再說,僅有的兩個麻醉師都快崩潰了。
飛機又來了。
孫濤跑過去,速度驚人。
他不是去接病人,而是要物資。
醫療物資告急。
生活物資也只夠半頓了,加上新來的患者,半頓糧都不夠了。
他失望了。
這次,又增加了十幾張嘴巴,糧食一粒米也沒有。
“休息的,起來,到山上找野菜!”孫濤這聲喊,最後幾個字是帶著淚水鑽進別人的耳朵。
“丁久毅,下一飛機,我希望看到的是藥品和糧食!”孫濤的聲音竟然壓過了飛機引擎的聲音。
丁久毅也大聲說:“你以為我不想啊?搞不到啊,都缺!他們也缺!”
飛機走了。
孫濤看著一群抬進去的病人,他想哭。
又多了十幾張嘴巴!
劉牧樵對李華說,“你去睡一會,今天,到晚上,還有一百一十多個病人要做,你們兩個輪著來。”
李華和鍾明亮互相看了一眼。
他們心裡的陰影面積已經有一個籃球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