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泰醫院的反應是非常正確的,第二天上午就接到市裡的電話通知,清江市市屬醫院,以安泰醫院為龍頭,迅速組建一支醫療隊,奔赴阜城。
清江市醫療隊快速組建成功,安泰醫院53人、市一醫院11人、市裡其他的幾個醫院18人,合計82人的隊伍組建成功。
當他們趕到離阜城30公里的時候,他們成了第一支支援的隊伍,用時僅僅6個小時。
領隊是孫濤,市一醫院的業務副院長。
業務總指導是劉牧樵,他們在離阜城30公里的一個叫菜坪山的地方停了下來,再也不能前進了。
他們在當地民工的配合下,成立了第一個野外臨時醫院。
距他們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型的醫院,Ⅰ63衛生隊。
當清江市醫療隊進駐的時候,傷員已經陸陸續續運送過來。
要知道,病人可以擇期診療,傷員必須馬上處理。
給劉牧樵他們的病床只有150張,手術間也只有5個,在孫濤的協調之下,又增加了50張床位。
不過,這50張床位只能放在板房外面。
而醫護人員休息的地方還要等三天以後才能搭建。
孫濤沒有爭論,他理解,現在關鍵是物資運不進來,來回運送傷員也非常困難。
孫濤有一件事做成了,他要求施工隊搭建了一排臨時廁所,解決了大問題。
這時候,直升機到了。
從飛機上搬下來8名傷員。
這是第一批重傷員。
“借用一下Ⅰ63衛生隊的CT,快速檢查,準備手術!”
清江市醫療隊的隊員迅速行動,CT掃描,X關照片,化驗,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
五個手術室全部佔用了。
花步成做一個肝破裂手術;朱亞光在做頭顱外傷手術;杜小平在做另一臺剖腹探查手術;蔣薇薇今天也單獨上了,她也是在做剖腹探查。
第五臺手術比較麻煩,多處骨折,還可能有內臟損傷。
這臺手術由孫濤主刀,骨科陶主任準備接臺。
另外3個病人被野戰醫院接走了。
劉牧樵沒有閒著。
這5個病人都有骨折。
他帶著李華,鍾明亮一個一個做下去,閉合性骨折,一律做無痛正骨,簡單的,由李華和鍾明亮完成,嚴重的都是由劉牧樵親自完成。
他們的工作和其他手術是同時進行的,效率非常高,等他們五臺手術做完,時間才用了3個半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