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牧樵也就糾結了不長的時間,他根本就不會相信靈魂這一類鬼話,人就是自然界由原子組成的生物,當這個物質被賦予生命之後,他就有了思維。
當這個平臺消失的時候,那就什麼都歸零了。
人,死了之後,就什麼也沒有了。
上次那個“無腦人”也已經出院。由於三分之一大腦缺損,華佗再生丸所取得的效果還是有限的,他沒有太複雜的思維,華佗再生丸僅僅提高了他30%的智力。
從藥物角度看,華佗再生丸的效果已經很了不起了,但是,劉牧樵並不滿意,這樣的人,介於人與植物之間,真的沒有太大的價值。
劉牧樵第二次去了陳釋家裡。
在豪華別墅裡,他和陳婧聊了很久。
這一次,陳婧聊到了皮院長。
她其實對皮院長思念至今。
只是,她不能原諒皮院長,他那封絕情的信,太傷陳婧了。
劉牧樵解釋,這就是所謂的“門不當戶不對”造成的後果,你為什麼還不釋懷呢?
陳釋在一邊大聲說:“原來我的名字是這個意思啊!”
陳婧笑了笑,說:“陳釋,你還是回來算了。那個皮院長時時關注著你,你也不自由。”
“不,我就要在那裡!我就要在他面前晃悠,誰叫他拋棄外婆的?”陳釋大聲說道。
陳婧笑了,“談不上誰拋棄誰,那時候,你外婆不是一氣之下走了嗎?要是不走,我諒他也不敢離開我的。”
“我就不,寧可我負天下人,不許天下人負我。”陳釋說。
陳婧忍不住笑了。
她對陳釋疼愛有加,絕對不會輕易批評她。
陳釋是陳婧一手帶大的,教育也是陳婧從拼音開始。
陳釋的英文很好,高考那年,按理,她應該打滿分,可惜,她漏掉了一頁,最後,臨床醫學也因此不能填報,只上了本科護理專業和預防專業的分數線。
對於成績沒有考好,陳婧沒有責怪陳釋,甚至,她還覺得,無所謂的,完成了大學學習就可以了。
人家讀書是為了謀生,而陳釋讀書僅僅是為了提高自己的休養,或者說,為了讀書而讀書。
她們沒有生活上的壓力,陳婧坐在家裡,每年都有上千萬美金的進賬,別說祖孫三代人吃不完用不完,就是未來的三代也不愁生計。
這就是人的差異。
“外婆,不准你這樣笑!”
陳釋其實也最怕外婆了,外婆對她的教育是很嚴格的,特別是在怎麼做人這個問題,她很認真。
“以後不準說這種話。天下人不負你,你也不能負天下人。懂嗎?我們不欺負別人,也不能讓別人來欺負我們,這才對了。特別是窮苦人,我們寧願受點委屈,也不要欺負窮苦人。”
說到這裡,她抬頭看著陽臺外的樹梢,噥噥自語,“他要不是因為家境貧寒,也不至於畏縮不前啊。”
她又想起了那個窮人家的皮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