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主任的手術做得並不差,在手術檯上,他迅速設計了幾個手術方案,都很順利完成。
股骨骨折,他是用髓內針外加鋼板固定,因為是粉碎性骨折,髓內針不夠。
骨盆髖骨骨折,他採取的是鋼絲捆紮技術。
這臺手術最難的就是髖骨骨折的捆紮,要設計方案,要捆紮到位,因為即使是平臥,骨盆也會要受力,特別是大小便的時候,骨盆會受更大的力,一旦斷端移位,病人的骨頭就不會癒合。
所以捆紮方法設計和手術是否到位很重要。
陶主任的基本技能並不差。
只是他有點孤掌難鳴,助手不得力。
範醫生的水平太差,哪裡像是一個主治醫生?最多是住院醫生水平。
陶主任是這樣的處境,其他人呢?
骨科有四個主任醫生,分了四個治療組,每一組都是主任醫師、主治醫師、住院醫師這幾個層次的組合,還有的組有副主任醫生。
“我看,你的水平並不差啊!你們為什麼不打破分組習慣?強強聯手不是很多病人都不需要轉院了嗎?”劉牧樵突然提出來一個問題。
兩個,或者說兩個以上的主任醫師做一臺手術,不就解決了助手水平不行的問題了嗎?
陶主任愣住了,他停下手,呆了一分鐘,接著繼續做手術。
“習慣成自然了,再說,也搞不來。”陶主任無可奈何地說。
醫師與醫師之間,經常有互不買賬的情況,特別是骨科,最容易各立山頭,搞小圈子。
安泰醫院的骨科就是這種情況。
互相之間誰也不服誰。
“這不是搞不來的問題,這是一個科室進步的問題。這樣吧,你拿出一個方案來,明天,我幫你們打破常規。”
劉牧樵的手放在胸前的兜裡,他折了折手指頭,十七個醫生,其中,四個主任醫師,兩個副主任醫師,人真的不少了,力量也不弱了。
比過去的神經內科強大多了。
過去的神經內科,一個主任醫師,一個副主任醫生,其他就都是主治和住院醫生了。
如果這樣的實力還不夠強大,那就不好說什麼叫強大了。
還沒等陶主任想出方案,劉牧樵已經想出方案了。
“你陶主任不帶治療組了,你管全面。整個骨科分兩個治療組,每個組一個主任醫師,一個副主任醫師,兩到三個主治醫生。你支援兩個組,有時候你主刀,有時候你做助手,特大手術,你們三個主任醫師一齊上。怎麼樣?”
“我們是四個主任醫師。”陶主任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