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牧樵做完飛刀回來的第二天,有個人前來拜訪。
他在神經精神中心大樓裡接見了這人。
這人就是昨天找劉牧樵的人,自報家門,他的名字叫許凡生。
劉牧樵哈哈一笑,其實,他昨天晚上回來後就檢視了滬市醫科大學附屬一院的專家名單,就已經認識了他。
許凡生博士畢業,37歲,去年晉升了主任醫師,在一院腸道外科排名順序第11。
也就是說,他前面還有10名主任醫師,如果把3位退下來的大佬除外,他前面還有7名主任醫師。
而實際上的情況是,許凡生的成果很多,特別是大腸癌保肛這一塊做得比較好。
直腸癌發在部位在7、8厘米之上的,都能保肛。
理論上是9厘米。
他最低的一個患者只有6厘米。
別看只有一兩厘米的差別,這其實是技術一大步的跨越,很多醫生,一輩子都只能做9厘米以上的保肛手術。
另外,許凡生還有6、7個成就,在他們科室裡,絕對是成果最多的一個。
但是,醫療系統,嚴格的論資排輩,等級森嚴,你許凡生想越過6、7個前面的醫生,爬到科室裡的前幾位,那等於是做夢。
所以,他很壓抑。
但凡有才華的人,一般都會有被壓抑的感覺,這是很普遍的現象。
正常。
很正常。
“我想了解一下你們這裡消化外科,或者腸道外科的情況。”許凡生開門見山。
“嗯,我可以告訴你,我們消化外科在大腸這一塊在江東省是領先的,我們保肛手術是5厘米……”
劉牧樵還沒講完,許凡生重重地吸了一口涼氣。
“5厘米?”
劉牧樵微微一笑,說:“是的,5厘米,現在這類大腸方面的病人計較多,有70多個,都是難度很大的患者,臨床分類,都是四期。”
許凡生又吸了一口涼氣。
一個腸道科光是結腸癌四期病人就有70多個,這在滬市醫科大學附屬一醫院也沒有這樣多病人啊。
“你們的人才招聘還沒開始吧?我想知道一下人才方面的情況。”許凡生終於說到關鍵點上。
劉牧樵笑了笑,“今天我們剛好有一臺直腸癌晚期病人的手術,如果你想過來做科主任,就跟我上臺做一臺手術,我要親自看看你的手術技能。”
“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