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後,劉牧樵再次踏上飛往山南大學魯齊醫院的飛機。
這一次,他是來接受客座教授聘請書的,同時,他被授予山大的榮譽博士。
和他隨行的還有姜薇。
她有很多工作要銜接。
作為劉牧樵工作室的辦公室主任,她要和山大這邊銜接,具體的程式怎麼走,都有一個敲定的過程。
下飛機之後,姜薇去了山南大學本部,而劉牧樵去了魯齊醫院的新區,魯齊二院。
劉牧樵被魯齊醫院神經科邀請過來做一臺帕金森手術,病人是一個98歲的老人。
98歲,年齡實在是太大了一點。
但是,這病人,除了帕金森病,身體其他臟器功能都還良好,做了手術之後,有可能能夠生活自理。
劉牧樵所採用的Taoshift術,對年齡是沒有要求的,只要有一張CT片,或者核磁共振片,他就可以在10分鐘內幫病人治好病。
此病人身份比較特殊,他是山南大學的元老級人物,在山大建立不久,他就是這裡的學生,畢業後留校任教。
在這裡,他從助教幹起,一直做到了校長,30年前從校長的位子上下來。
這位老教授不僅桃李滿天下,而且在鐵路建設上,有過卓越的貢獻,就譬如打隧道,現在還在使用他的技術。
他也是院士,他的學生就是現在的校長。
這個病人,是校長安排的,請劉牧樵幫他做手術。
醫院領導非常重視,早早就做好了準備。
他們先期已經做過一次會診,顯然,會診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
劉牧樵一到,又進行第二次會診。
會診非常規性的,參加的人最低也是副教授級別,由院長親自主持,業務副院長和神經內外科的幾名大佬參加。
他們期待劉牧樵會對患者做一個全面的評估。
可是,失望了。
劉牧樵看了一下病歷,又看了十幾分鐘的CT片,淡淡地說:“沒問題,可以上手術檯了。”
“風險,風險怎麼樣?”
主持會診的院長急了,不充分討論風險,這怎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