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陳教授一席閒聊,劉牧樵感覺到了壓力。
他可能有些大意。
人家都是紮紮實實培訓了1個月,而清江大學隊,真正有效的培訓,只能算半個多月,不是說哈弗大學醫學院的教授不行,而是,他們的培訓計劃僅僅實施了一半。
再說,外國人的培訓思路並不十分適合東方人。
所以說,清江大學隊,真正有價值的培訓,是劉牧樵接手之後。
劉牧樵有些後悔,不該大意,更不該過於盲目的樂觀。應該強化訓練半個月就好了。
劉牧樵浪費了不少時間。
更可怕的是,還沒開始,就已經扣掉了20分。
想想李帆,劉牧樵心裡就痛。
進10名的希望非常渺茫了。
第二天,第一場考試開始了。
有些意外,病歷書寫不需要問病史,也不需要體格檢查,提供了影片,但是,疾病的診斷相當複雜,這就涉及到了主訴和現病史怎麼寫了,還有鑑別診斷和診斷。
劉牧樵遇到了麻煩。
他對兒科,對神經內科有優勢,但是,現在這個病人,是多學科的病人,就連主訴都很難確定。
果然是一個下馬威。
不光是劉牧樵難住了,考場裡,百分之99的人都被難住了。
只有極少極少的人臉露笑容。
劉牧樵看了兩遍題目,還是很難下筆。
監考官是從協和請來的,他們沒有參賽隊伍,他們是老大,這次,評分就以他們為主。
這道題目,既是考病歷書寫,也是考臨床學科,其中涉及到的學科有心內科、呼吸內科、神經內科,還有骨科。
這樣的病歷書寫考試,真正寫病歷只考了50%,另外50%則是考專業知識。
劉牧樵再三考慮,最後下決心,以神經內科為主,其他專科為輔,用英文寫。
他必須另闢蹊徑。
用英文寫,並不是因為英文能多得分,而是劉牧樵想避開鋒芒,他的中文字寫得並不好,而他的英文寫得很好,看起來就很舒服。
他還有一個目的,實習期間,他的病歷幾乎沒有寫過,無論如何,這都是他的缺陷,用英文寫,他反而感覺比較流暢,順手。
果然,他成了第一個交卷的人。
考的是完全病歷,又叫完整病歷。
4個小時。
沒有人叫苦。
醫生寫病歷是例行公事,每收一個病人,就有一半時間用在寫病歷上,每份病歷,少則幾千字,多則幾萬字,最長記錄有過130萬字的病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