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鳴的想法是有道理的。
院士是一群智商超群的人,他們的思維與眾不同。
週一鳴知道,指望醫學院現有的人想有所突破,那是很不現實的,他們再怎麼努力,成績也不可能達到前20名水平。
現在時間也不足了,再請優秀的團隊來訓練,完全不現實。
既然是這樣的局面,何不另闢蹊徑?
院士的思路就是這的,他們不會堅持走前人的路,此路不通,他們會找其他的路,這就是他們能夠成為院士的根本原因之一。
劉牧樵再次被叫到了校長辦公室。
“這次比賽,很重要。清江大學是雙一流大學,但有短板,醫學院這一塊是短板。我想盡快把這個短板補齊,這次比賽就是契機之一。找你來,劉牧樵同學,就是為了這件事。”週一鳴校長說。
“校長,你放心,我一定會拿幾個單項獎回來的,個人全能,我也有信心。”劉牧樵說。
週一鳴揮了揮手,說:“你,我不擔心,我是擔心這個團隊。”
“哦,這個團隊嘛,那就不敢說了。”
“我要求不高,只希望能夠進入20名。”
“你不是請了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專業團隊訓練嗎?”
“他們走了,毀約了。”
“為什麼?”
“因為,他們說,這個團隊,不可能進入前20名。”
“20名都進不了,要他們有卵用,不要也罷。”
週一鳴咳咳了幾聲,說:“我請你來,就是想和你商量一件事,我想把這個團隊交給你,你負責訓練他們。”
“我?”
“嗯哼。”
“開玩笑吧,我怎麼行?我沒有教學經驗。”
“我會配專業教師給你的。你和同學們是一樣的年齡,沒有代溝,具體怎麼教,你和專業老師一起商量,我想,效果應該很好。”
劉牧樵沉思了好一會,說:“你這是找我商量,還是決定了?”
週一鳴認真地說:“除非你強烈反對,我想試試這種方式。”
劉牧樵又沉思了好一會,說:“行吧,試試也行。”
就這樣,劉牧樵成了清江大學參賽隊的教練加隊員。
回到宿舍,他還在琢磨,既然答應了校長,那麼就應該有一個相對好的成績回報校長的信賴。
但是,怎麼教?